第四十六章 战后定策(2/2)
苏定方皱着眉思索了一阵,道:“大帅,留士兵不行呀!”
“为何?”李靖严肃的问道。
他很看重苏定方,一向把他当成关门弟子来教育。弟子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自然很重视滴。
苏定方道:“大唐的士兵都是府兵,驻守大唐境内已经有些劳累了。若是吐谷浑留下军队,那么老百姓的负担就太重了。最关键的是兵力少了不起作用,人太多了后勤又供给不上。”
李靖叹了一口气,道:“这的确是个问题。”
关志义想起当初在突厥战后的争论,看来无论那个时代,战争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看着苏定方和李靖投来的眼神,他也没在保留。朗声道:“某有一策,教化。”
李靖兴致勃勃的问道:“何为教化,三郎给某好好。”
关志义道:“首先,某等可以对整个吐谷浑输入文化。吐谷浑的王公贵族的子女可以送到长安习文。他们可以享受大唐子民的一切权利,甚至可以免除一些费用。”
苏定方不解的问道:“三郎,这不是让他们发展起来了吗?万一他们和大唐做对怎么办?”
李靖也附和道:“某同意定方的看法,三郎,你怎么?”
关志义伸出左手,竖起食指轻轻的摇摆着。
他轻声道:“若是让五六岁的吐谷浑孩儿到长安学习,知道十五六岁才会吐谷浑。你他们亲近大唐,还是亲近吐谷浑呢?课堂上不停地灌输大唐如何强大,其实比直接发动战争的效果更强。”
李靖道:“嘶!这法子好。”
作为大唐的军神,他哪有不知道这个方法的厉害。把吐谷浑达官贵人的孩儿都洗脑了,以后吐谷浑就不再是一个**的王国,而是大唐的附庸了。
只是自从华夏出现政权,几千年都没有这种做法。因此,老将军也没有想到这个法子。
关志义道:“其实,对于吐谷浑可以销售一些奢侈品,比如烈酒、茶叶、瓷器、丝绸等等。像青海骢这样的良驹,他们吐谷浑每年也要上贡一些不是。只要控制要铁器、粮食等重要物资的交易,就算吐谷浑发展起来,他也没有能力和大唐抗衡。”
在古代,战略物资的数量并不多,只要控制铁器技术的传播,基本上就能扼住住对方。
李靖道:“三郎,这件事儿某就交给你了。你把针对吐谷浑的方案写个折子,某亲自交给陛下。”
他们这边儿在商议,那边侯君集也没有闲着。
高甑生因为延误军机被李靖训斥惩罚,怀恨在心的他四处散播李靖谋反。只是这个家伙也很狡猾,没有在军中传播,而是让人到凉州、长安等地散布消息。
侯君集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把几员大将召集起来,商议是否帮李靖澄清?
李大亮道:“候尚书,某觉得这事儿还是应该告诉大帅。要是某等不证实大帅没有谋反之意,那么陛下可能把某等也当成反贼。”
薛万均则持不同意见,他道:“某等也不大帅谋反,也不没有这事儿。”
侯君集道:“要不这样,陛下问起。吾等就关志义、苏定方和李靖三人经常密谈,某等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想法。但是军中也有大帅要谋反的传言,你们看怎么样?”
这个阴险人,太坏了。
要是按他的法回复李世民,李靖谋反那就成了定局了。不仅李靖、苏定方、关志义要受牵连,就连并州的李世绩恐怕也要遭殃。
...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