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荆楚(下)(1/2)
公元前690年,也就是距今六年前,一代雄主楚武王逝世了,他的儿子熊赀继位,是为文王。由于楚武王当政长达五十年,所以熊赀当上楚王的时候年岁也不小了,在楚武王的精心安排,又没有权臣掣肘的情况下,王位顺利的完成了传承。
因为楚国没有因王位继承而发生nn,楚文王得已立刻稳固了君权,并有余力继续向外扩张,乃至提出要“观中国之政”,也就是向中原扩张势力。在他当上楚王之后的第二年,便借道邓国,北伐申国,打开了通住中原的大门。
楚文王在攻灭申国之后,也在申地设县制,更于十年之后,吞并了他的母舅之国,邓国。因为此事还衍生了一个噬脐莫及的典故,楚文王玩的这个手段,和后来的晋献公假道灭虢是如出一辙。
在楚文王即位期间,楚国国力日增,开始有了北上中原观政的意图,其实也是要牟取中原霸权。只不过楚国人的扩张正好遇到了齐桓公称霸,楚文王便与齐桓公同时踏上了大国争霸的舞台里。只不过楚文王去世的比齐桓公早,楚国也没有和齐国真正交锋,但楚国的确确立了在南方的霸权。
楚文王和他的儿子楚成王两代人都试图向北方的中原之地扩张,这两人在位时期楚国的国土不断扩大,乃至到了黄河流域。只不过他们两个的命运比之与他们交锋过的齐桓公比起来似乎也不是太好,楚文王晚年打了败仗,让他的守门官给堵在了宫外面,最终死在征战的路上。
他的儿子楚成王在熬死了齐桓公,打败了宋襄公之后,又遇上了晋国崛起,在晚年还被自己的太子逼着自尽。不过楚国的武、文、成三代国君都算有作为的君主,楚国也是在他们手上疆域如同吹气球一般膨胀起来的,他们也将是齐国称霸路上的一个重要对手。
不过此时的中原诸国虽然也知道了楚人的实力,但以华夏自居的“文明人”打心眼里还是看不上南方的蛮夷们的。因此鲍叔牙和高傒虽然也知道了楚国人的势力在急速扩张,但正如后世楚国使者说的那句“风马牛不相及也”一样,楚国与齐国之间还隔着无数小国呢,就算楚国人再扩张上一百年,也够不到齐国啊,所以鲍叔牙等人并不将楚国视为威胁。
齐楚之间那遥远的距离,在这交通和生产力都很落后的时代里就是天然屏障。即使后来的齐桓公率中原国伐楚,从武力上来说的确有打败楚人的实力,但依然不敢冒然与楚国开战,因为两国都是大国,根本不是一次战争就能决出高低的,还不如见好就收,在召陵签订盟约,还能落下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名头。
后世里晋国与楚国的征霸持续了一百多年,直接将天下诸国都拖进战争泥潭里,晋国人起初还能保持优势,后来也被楚国人给拖平了,最终才促成了弭兵之会,天下才太平了几年。而楚国之所以能以南方蛮荒之地对抗中原,除了北方的诸侯势力分散之外,楚国人率先实行郡县制来集权也是个重要原因。
楚国在中央集权盛行的战国之时,给人的印象还是一个贵族占主导的,分封制盛行的国家。至少楚国人的改革十分不彻底,贵族们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其势力并不比楚王差多少。这导致了楚国在面临秦国攻击时表现的十分顽强,几次迁都都能缓过气来。但也正因这种分封制,使得楚国贵族们势力太大,而且贵族恒贵,使得楚国丧失了开拓进取,兼并天下的精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