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大赢家(七)(2/2)
高文刚此刻闲极无聊之下,就在哈吉港口逛了起来。这个港口城市的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要不然后世也不会成为沙俄黑海舰队的母港了,而且背靠半岛腹地,上面生活着数十万克里米亚人及掳掠而来的各国奴隶,产出大量的皮革、兽脂、羊毛、腌肉、水果、谷物、蜂蜜、奶酪、盐和其他商品。
这些商品本来都是在克里米亚汗国内部消化流通的,产量也就那样,不过随着南海运输公司投资的哈吉港的建成,以及数次增资扩股后拉入了越来越多奥斯曼权贵的亚速海商会(被政治倾轧后清理出去的人的股份自然也被新贵们瓜分了)的商业运输能力的愈发强大,很多克里米亚本国的农产品也开始向伊斯坦布尔、士麦那等大城市销售,并与来自鲁米利地区的农产品展开了竞争,虽然市场份额目前来看还很小,但胜在潜力巨大,对克里米亚汗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哈吉港内的常住居民现在已经超过了三千,而如果再加上那些不算“人”的鞑靼贵族的奴隶的话(一般在城市或码头上从事重体力工作),这人口已经接近一万了。所有的这些人口几乎都与港口贸易有关,亚美尼亚商人、犹太商人、希腊商人、意大利商人随处可见,四处侃价,将一群群奴隶、一包包农产品运往他处,再将他处的一件件工业品分销到克里米亚乃至邻近的乌克兰大草原上,生意看起来相当火爆。
来自奥斯曼和意大利的手工业者近些年也与日俱增,且主要以加工制造航海用具为主,另外南海运输公司投资的修船厂内也有部分从东岸国内征募来的技工,这些人是保障港口正常运转的基石;最后就是东岸人招募的一支人数在四五百的雇佣军了,他们负责维护港口治安,当然附近几位鞑靼贵人与东岸的关系也相当不错,贝克奇萨莱方面也屡次关照照顾哈吉港,因此一旦港口有事,超过一千名鞑靼骑兵能被迅速召集起来投入战斗,安全方面可谓是固若金汤。
在东岸人的计划中,哈吉港的定位可能比目前其表现出来的还要更加重要。在本土工商部的规划中,哈吉港将是未来的黑海贸易的商品集散地,无论是销往克里米亚汗国本土、多瑙河流域、第聂伯河流域还是顿河流域的商品,都将在此进行批发,然后或通过骡马队,或通过近海小船,分销到各处。
当然以上这种商业模式绕不过克里米亚汗国,而这也是高文刚这会待在哈吉港等待面见汗国新君的原因所在,不疏通好这个草原汗国,黑海贸易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因为这个国家的势力和影响力遍布上述三条大河的河口一带,东岸人不得不重视。
而一旦哈吉港及邻近的三条大河的贸易能够逐渐走上正轨,那么无论是东岸、克里米亚还是奥斯曼,都能从中获取不菲的收益,到了那时候,也就不用东岸人推动了,他们自身会主动出来维护这些贸易的深入可持续发展,毕竟有了利益的驱动嘛。尤其是克里米亚汗国,这个半封建半游牧的国家,如果能够在这种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逐步转变思路,慢慢展开痛苦的转型的话(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苗头了,但还远远不够),未来的发展还是可以期待的,毕竟它的地理位置不错,人口也很多(如果算上奴隶的话总人口破百万了),只要改革旧习俗、旧体制,那么还是有可能起来的。
当然改革从来都是很困难的,克里米亚汗国同样面临游牧贵族、封建领主(他们手头掌握着数以十万计的奴隶)、宗教保守势力和宗主国的桎梏,(.)想要浴火重生可没那么容易。但凡事都得努力,如今东岸人种下了一颗种子,至于未来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那就要看造化了,说文艺点,就是看命运会不会眷顾鞑靼人了。
高文刚最终在哈吉港等到了八月底,这才得到了新近登基的格莱大汗的接见。大汗本人登基前就经常前往哈吉港游玩,如今对于高文刚提出的着手开拓商路的意见很是赞赏,他认为目前多瑙河的商路已在奥斯曼帝国犹太商人的开拓下有了一定的进展(这从哈吉港海关关税的明细表中就能看出来),那么顿河流域的商路开拓,是该提上议事日程了,此事他们会着手实施的,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俄罗斯人同样渴望在顿河一线展开贸易,三天两头找上门来的俄国官商鲍里斯可以作证。
唯一可能会有些问题的,大概要数第聂伯河流域了,目前这条河的两岸被俄罗斯和波兰分据,战火虽已渐渐平息,但摩擦依然很多,商路很不安全,很多商人都不愿意去那里贸易,短时间内怕是没法开发出来。
高文刚对此表示理解,然后指出商路的开拓是长期性的,利益也是长期性的,大家不必急于一时,只需持续努力即可。最后,为了表示对新登基的阿迪勒大汗的祝贺,华夏东岸共和国特地铸造了八门欧洲少见的18磅、24磅长管重型火炮,作为礼物由东岸工程师安装到鞑靼壕沟的要塞上,震慑敌人的同时,也作为两国间传统友谊的见证——当然更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在黑海流域的长远布局与投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