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山村白骨疑案{13}(1/2)
“好了,你先好好想一想我刚才所说的话,我希望你能争取个好的态度。”
凌霄恰到好处的停止了审讯,冲着雷火眨了眨眼睛。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审讯室的门,来到前院的一个办公室里。
凌霄急切得问道:“雷队,怎么样?发现什么没有,我看孙青林有点顶不住了。”
雷火说道:“小萧,这家伙确实是有点慌了,不过依我看离最后的崩溃还差那么一点火候。”
凌霄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说道:“可惜我们手里没有子弹了,再想进一步真有点难。雷队,你那有什么发现没有?”
雷火答道:“是啊,无知者无畏,孙青林不一定明白什么是dna鉴定,也就不是那么担心什么鉴定结论,反正最后是一概不知。
不过刚才审讯孙青林的时候,我还是有所收获的。”
这时甄燕也到了跟前,在一旁饶有兴趣的听雷火他们说话。
雷火清了清嗓子说道:“刚才在审讯孙青林的时候,他起码有三处地方是在明显说谎。
第一:当问他最后一次见潘兰花的具体地点?他回答是半夜在潘兰花的家。
第二:是问他孙红军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家?他回答是四五天前。
第三:就是问他见潘兰花的时间是在7月26之前还是之后?他回答是在此之前。
这些答案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但是孙青林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个特点和相同的动作,尽管很细微,但如果我们有现场录像的话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什么特点?什么动作?说的挺神秘的。”
甄燕嘴上问着,其实对自己的队长雷火微表情和微动作的见地在过去审讯的时候,就已经早有了领教。
雷火微微一笑说道:“看起来神秘,听起来神奇,其实说透了道理却是非常简单。我们从小到大很多时候都在用。
就是凌霄在问问题的时候,孙青林眼睛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雷队长看的,而且还不停的眨眼。
这是我说的那个特点。
另外说的动作就是,孙青林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看似在思考回忆,其实他的眼珠都在转向右上方。”
甄燕笑道:“转向右上方,这是否说明孙青林就是在撒谎呢?”
雷火看了看凌萧,又看了看甄燕说道:“是的,就是说明孙青林就是在对我们在撒谎。
至于为什么?那我就给二位简单解释一下。
我看过的国外的一些资料,上面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最常说谎的人,当他的大脑转换成说谎模式时,也会有下意识的信号可以被抓住。
所谓测谎原理就是如此,并不一定都要借助仪器。当然仪器得到的数据更加客观准确。我们普通人不用仪器其实也可以很轻易的捕捉到说谎者的信息。
首先说谎者不敢看你的眼睛―――我们都知道这句话。
每个人都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批评:‘你肯定又撒谎了―――我知道,因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这教会我们从很小起就知道说谎者不敢看眼睛,所以我们学会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发觉。
因此自认为高明的说谎者会加倍专注地盯着你的眼睛,瞳孔膨胀。实际上,说谎者在看你的时候,因为注意力太集中,眼球开始干燥,这会让他们更多地眨眼,这也由此泄露了致命的信息。
另外就是眼睛的转动,人的眼球转动表明他们的大脑在工作。
当大脑正在“构筑”一个声音或图像时(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在撒谎),他们眼球的运动方向是右上方。
而如果人们在试图记起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向左上方看。
这种“眼球运动”是一种反射动作,除非受过严格训练,否则是假装不来的。
因此当大脑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即说谎话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
所以,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是否说谎,我们可以问一些必须要回忆才能想起来的细节,然后观察他的眼睛,看看他的眼睛是如何表现的就可以了。
就像我们刚才做的一样,因此我可以判断孙青林起码在那三个问题上是说谎了。”
“所以,”雷火用略带总结性的语气说道:“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那三个问题。
那就是孙青林最后一次见潘兰花绝对不是半夜在潘兰花的家;孙红军也肯定不是在四五天前离开的家;孙青林最后一次见潘兰花肯定不是在7月26之前,而是之后。”
凌萧听完雷火的叙述,不由得在心里对雷火由衷的赞叹,这可是在公安学校的课堂上学习不到的。而且就算有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也远没有这种现场的学习和理解要深刻的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