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农庄行(一)(2/2)
“看,还是我们黑儿有见识---呵呵!赶紧上车,乘雪下得不够大时,赶到庄子上。”
西山村离东京西边城墙五里有余,苏轼一家人从新郑门出发,年轻人走路,苏轼与王闰之、王朝云、苏重坐在驴车上。
常叔驾驶驴车的速度缓慢,与年轻人走路的速度差不多,懒驴‘嗯昂嗯昂’的叫着,沿着管道一路向西。
西山村五百余亩田地,现在都归拢在苏轼名下。原本,按照苏轼现在的官职,分配不到这么多田产,但,太皇太后大气,或许想着不久后便会给苏轼升官,再行填补,也显得麻烦。
五百余亩田地上的庄户人家共计二十六户,因换了东家,其中有三户人家自己找好了新东家,搬离了西山村。现余的二十三户,在没有见识到新东家之前,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苏轼跟着户部的人来丈量田产时,很是匆忙,还没来得及和这些佃户打招呼。
佃户还在,不用重新招募,也算为苏轼一家省了一件事情。
二十三户,每户均下来五人,共计人口数一百一十五人。这二十三户人家二三户相邻,或是单家独户而居。这一百一十五人,将于苏轼一家息息相关。
佃户也就是客户,而苏轼现在就是主户,而且是上等主户。上等主户不需要缴纳田租或赋税。与客户之间两季收成的分配,倘若耕牛由主家提供,一般分成是主户六成、客户四成;倘若客户自己有耕牛,不用主家提供,一般是五五分成。当然,客户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流动的自由,可以在租期满了之后,选择是否继续留下来。这样,也就成为了相互制约的关系。
苏轼一家首先进驻的是住在西山村靠东头(也就是离东京城最近的)佃户王淼、王青兄弟俩。兄弟俩比邻而居,王淼为兄,年岁与苏轼相当,家中有妻、儿、媳各一,两个孙女已嫁做人妇,两孙儿一个八岁、一个四岁,总计六口人,三代同堂,是一个完备的家庭;王青为弟,却比其兄年轻十余岁,年岁与其侄子相当,家中有妻、儿女各一,儿子十二岁,女儿八岁,总计四口人。
王淼房屋五间,王青房屋三间,均为夯土筑墙,茅草盖顶。寒风一吹,‘嘞嘞’作响。在苏重眼中,满布沧桑与萧索。
整个西山村很安静,似乎进入了冬眠状态。
在这样的冰寒天气里,王家人都躲在屋内,外面没有苏重想象的鸡鸣狗吠。站在木门前听了听,屋内有隐约的说话声。
“咚咚咚!”
常盖敲响了木门。
“谁啊?”
随着一声问询声,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及至木门半开,屋中的老人露出头来,爬满褶皱的脸上,是一个农家人特有的颜色——混合着泥土气息的黄色。他疑惑的看向眼前的诸人:“你们是?”
“大爷,西山村的新东家来看望各位庄户了。”
老人稍稍迟疑,继而浮起一抹稍显卑微的笑,“是新东家来了,快请进屋。”王淼说着,这才把门彻底大开,身子也跟着往屋子里面退,迎苏轼一行人进屋。
“这天寒地冻的,新东家怎么会想着来庄子上?老婆子,快,把火坑里的火烧大一些。再让媳妇儿备点热茶过来,让新东家一行暖暖身子。”
王淼脸上一直挂着一抹讪讪的笑,心底里被各种猜想弄得忐忑不安。
“大爷,不用忙,我们也只能稍稍停留,等整个村子里走访完了,再坐下聊聊来也不迟----这是我们新东家特意嘱咐我给你们准备的,可边小看这大骨头,可以熬一大锅汤,这汤喝了对老人、对小孩、对所有人都大有益处,你们的新东家每天都喝。”常叔提着用草绳系着的两根大骨头,算是苏轼这个新东家给佃户们的见面礼。
“这-----”王淼使劲搓着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苏轼跻身上前,怀里还抱着苏重。
“老哥,你就接了吧!我就是新东家——记住我,我叫苏轼,苏东坡。”
“苏轼?苏东坡?-----哎呀!老婆子,这是大文人苏轼苏东坡啊!”王淼迟疑半晌,脑中灵感乍现。
“你认得老夫?”
苏轼有点儿不敢相信,对于远离京师多年的他来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号能波及京师周边的庄户人家。
“新东家乃文曲星下凡,我们这些乡下人哪里识得?只是我们庄子上,传过您作的一首猪肉诗,朗朗上口,我们这些没文化的人,一听就能懂----那是因为您作这诗的初衷就是给卖猪肉的老板娘做宣传的-----”王淼的双手还在使劲搓动,比之前更多了一份拘束,面上也显得有几分不好意思。
倒是苏轼,没等他完全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老哥这都知道!那也是见那卖肉的娘子因肉摊上的生意不好,愁苦不堪,想着作一首诗做做推广,或许能减轻她的愁绪。”
“也是东家心好!”
王淼由衷感慨,心底里也暗暗庆幸。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