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作用(1/2)
此外像是南三复(《窦氏》)是大地主大财主南员外之子,凭借土地所有权对佃农进行残酷的蹂躏,他污辱了农家姑娘以后,弃如敝履,酿成了命案又依仗财势逍遥法外。
二妞的悲惨命运如同杨家的喜儿,在整个封建统治时期摆脱不了,因为法律是为保护地主阶级权益而设的。
南三复设计到奸~污二妞、二妞母子僵死、窦廷章上吊可以看出南三复从欺骗伪善到暴露狰狞的过程,突出了地主阶级阴险毒辣的本质,表现了南三复这个衣冠禽兽的真面目。
最后,南三复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董家小姐过门没几天就死了,他以巨额的贿赂塞住了县府官吏的嘴巴,赔上了几千两银子才算把官司压了下去,但名气却臭不可闻,亲戚朋友都对他敬而远之。
两年后曹家小姐又被害死,家产耗尽,跳河自杀,落到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步。
二妞通过冤魂复仇来面对这个负心人,才使南三复认罪伏法。
还有穆生(《丑狐》)是一个私心膨胀和金钱结婚的丑恶形象,家清贫,少孤,冬无絮衣,一开始就是为了金元宝和丑狐在一起,最后搜刮尽了她的金银财宝无利可图时起了毒心,要驱逐歼灭丑狐。
丑狐在一气之下逼穆生将全部财产交出,不许隐瞒,将随身带来的一种头像猫,尾巴像狗,嘴巴像鹰,爪子像狼的小动物将穆生的脚趾头咬掉了两个,凑足了六百金还给丑狐,最后还是一贫如洗,又象当年一样了。
穆生拜倒在金元宝之下,出卖了自己的爱情,最后变成了一个背盟负心的人。
可见,上述这些,都是通过男性形象所表现出的蒲氏的思想观念。
这体现了蒲松龄老先生矛盾的仕途思想观念。
“是求仕还是出世,求慕仙道还是留念红尘,是封建知识分子面临的人生选择。”
众多书生大都出生寒门,或虽系故大家子,今已家道式微,他们的文章辞赋冠绝当时但却所如不偶,久困于名场。
在科举的仕途中,正直的知识分子无路可走,许多人物体现了蒲松老先生的这种矛盾思想,如贾奉雉、俞恂久、叶生等。
在唐传奇中,只要男主人公潜心应试,便自然能进士及第,而在清初却恰恰相反,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科举的仕途当中,他们无例外地遭到了挫折,寄予了作者身世的感慨。
叶生是一个秀才,文章辞赋冠绝当时,可是在科举考试上却所如不偶,总是名落孙山,使他强烈地感受到怀才不遇的痛苦。
不久关东的丁乘鹤来到这里做父母官,非常欣赏他的文章,让他在官署中攻读,并不时以金钱谷物去抚恤他的家人。
对于叶生来说,这是对他才华的肯定,但是考试却依然铩羽,他因此一病不起。
死后鬼魂以鬼魂的形象出现,以平生所授举业为丁子课读,后在其教授下,遂中亚魁。
不久“又捷南宫,授部中住政。”丁曾问叶:“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种长弃奈何,”
叶曰:“是殆命矣,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愿亦足矣~且士得一人知,可无憾,何必抛弃白,乃谓之利市哉,”
在似乎达观的言辞中,浸透了辛酸的人生感受。
但叶生毕竟实现了生前的宿愿。
与之相形之下,《司文郎》中的宋,遭遇更加悲伤,他是一个鬼魂,生前的才华没有得到施展,死后以活人形象出现在报国寺,竭力辅导忠厚的王子平,希望通过王子平的高中来弥补自己的缺憾。
王子平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果然学业大进,但科场考试还是一再失利。
宋不由连呼:“起命也呼,起命也呼~”
生前的宿愿死后依然不能实现,自身的才学永远无法向世人证明,对于这样的不幸实在是不能不感到遗憾。
而贾奉雉这一人物形象更全面地、更完整地体现了作者矛盾的仕途思想观念。
他是一位青年书生,屡试未捷,才气出众,却总是名落孙山,压低自己,贬抑自己,将锦绣文章变成狗屁不通的文章时居然能高中榜首。
“对于落卷中,集其葛茸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示之。”
榜发后竟中魁首,这时他重阅试文时竟一读一汗,读完之后衣服就湿透了,自言曰:“此文一出,何以见天下士乎,”求仕的愿望和心灵安宁的矛盾让贾奉雉深感困惑,极度贬抑自己来安慰受伤的心,在对考官无情地否定中为自身的失败找到了最光荣的解释。
后来又觉得写出这样的文章没脸见天下人,惭愧之至,决心遁迹山林,与世长绝,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清高、纯洁。
贾在仙界度过一日而回归家门,“房垣零落,就景全非”,仙中半日,世中百年。
贾亲自看到了自己家的彻底败落,两孙家穷,房舍拆毁,晚辈各个陋劣少文,想住苦无屋宇,想吃只能藜藿,勉强住下。
入山前贾家尚可温饱,归来后无立足之地,吃孙辈嗟来之食,心高气傲的他不得不重新拾起书本,出仕后他又声名赫奕,歌舞楼台,一时盛极。
却仍然不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因其孙子横行乡里,在官场上遭败绩,弃恶浊尘世而去。
贾奉雉的人生隐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负荷着作者对人生的理想、追求、困惑和失意。
更表现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带来的矛盾思想,两度出世是最好的证明,深切体会到对科举制度带来的痛苦、人生沧桑、宦海沉浮,直到彻底绝望。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