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暗流有点多(1/2)
(才发现很多章节被屏蔽了,昨天去回过头一章一章的改,唉,费神)
刘裕,这个人用是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
有关这个人,孙策还是有所了解的,在消灭诸多分裂势力和军阀后,南方出现了自晋以后,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是南朝时期的刘宋开国之君。
要说能耐吧,孙策还是认为,这个人比刘备,要全面不少。
因为在刘裕的执政期间,根据过往经验,他抑制豪强,开明吏治,且重用寒门士子,轻徭薄赋,废除苛法等等一系列措施,在后世,还被誉为'南朝第一帝'
和这个人见面,孙策还是非常有兴趣的,不仅仅因为他是刘备的堂兄弟。
“刘大人,不和石达开一起走,却孤身来此,是有要是相告?”
将刘裕请到堂内坐下,孙策也开门见山,石达开都走了,武陵蛮也有马家去应对,仅剩诸葛亮和李秀成在此,孙策再待在这里,就是浪费时间了。
先去一趟襄阳,看看瘫痪的刘表,然后找机会和蒯越再聊聊,就差不多该回临淄了。
“齐王快人快语,在下也就不兜圈子,齐王若想要益州,在下可以提供帮助”
呵呵,不怕对手来硬的,就怕对手来阴的,如果说这话的,是换了其他人,孙策可以凭'本事'看出对方有没有撒谎,可对刘裕,他没辙,因为紧跟着,刘裕就说出了条件。
“不过事后,齐王要封在下为益州牧”
这么一说,刘裕的忠诚显示为na,就不无道理了。
至于刘裕为什么要找孙策说这事,而其目的究竟是否如他所说,这些就不得而知,反正孙策是相信眼前这人,不是一个久居人下的家伙,可万一自己感觉错了呢?
头疼啊…
习惯依靠系统的孙策,时至如今,事实上,很是缺乏主观判断了,他怕失误,怕错断,甚至有意令一些人,避开所谓的是非之地,以不让他难办。
比如庞统,更比如甘宁。
“刘大人,'如何证明自己的诚意?”
“刘备,所有的兵力全在汉中,而整个江州,防守兵力只有石达开的五万人马,这是齐王拿下益州的最佳时机”
刘备在打汉中,这一点,孙策早就猜到了,只是两地相隔还是很远,道路也不通畅,所以他还没得到具体消息。
不过有一点,刘裕说的很对,这是打入益州的一个绝佳时机。
“只是这么说说的话,似乎刘大人很难说服本王相信你呢?”
刘裕当然知道没这么容易说服孙策,于是拿出既定好的方案“两日后,齐王可以派人往江州打探,到时所发生的事情,必定会令齐王对在下深信不疑”
孙策反正还要等马良那里的回复,也不急于一时,是以答应了这个无关紧要的条件,刘备是鸡贼枭雄,真要打起来,不一定比刘裕好对付,当然在孙策心里,从来都把与敌人之间的协议当做屁,无论刘备还是刘裕,在他这里都讨不到好。
和刘裕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苻坚,不同于前者,苻坚对鲜卑人找上门来,那是开心不已,要不是实在不方便,他是真想摆宴席恭迎一番的。
至于两者之间具体说过什么,别说孙策不知道,就连李世民也不清楚。
李世民现在也很头疼,随着元人和齐国结盟,很清晰的就能看出来,两者下一步动作,就是针对鲜卑,甚至是他秦国来的。
尽管时至今日,齐、秦两国几乎没有交战过,但双方一旦交战,势必火星撞地球,不死不休。
现在他的势力还非常微弱,只有司隶、京畿、凉州三地,虽然关卡重重,但自保有余,攻取不足。
如果,能再手握汉中,顺江而下,占取荆北,则与齐国有周旋之地,可是现在齐元结盟,搞得他一时不敢动了。
“秦王,秦王,急报,急报!雍王张鲁向我军求援,汉中被蜀军刘备突袭”
综上,这就是李世民头疼的原因。
“长孙大人,这事你怎么看?”
“救,是必然要救的,但去少了没用,去多了,又怕他人趁虚而入,秦王殿下,老朽以为,救不如攻,如此则与蜀军分汉中而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