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徐光启的壮志(1/2)
见到辛明笑了。孙元化也微笑,他以为辛明是苦笑,答不出这三道问题呢!便笑道:“辛守备如果不会也没关系,咱们大明朝的官员都不学这些偏门小技的……”
还没说完,只见辛明已经落笔如飞,一眨眼就把这三道题给解决了,干净利落,正确无误。
孙元化对辛明解题的速度微微吃惊,这也太快了,拱手道:“辛守备没有让人失望,果然是数学高手。”
孙元化又拿起笔在纸上画起来图形,这次他出了一道几何题,几何不同于代数,代数在中国发源很早,研究也深。但几何确实不行,中国古代在西方几何传入之前,甚至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五边形。直到明末,孙元化的师父徐光启和教士利玛窦翻译了西方的几何原本,中国才开始学习几何学。所以孙元化出的这道几何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专家级别的题目了。
辛明拿起题目还是微微一笑,这也太简单了,还是初中几何嘛!辛明随便做了一条辅助线,就求出来题目的答案。
“这么简单!”孙元化大惊,这道题他足足学了一年几何才会做的。
再看辛明的做法,更是惊讶不已,辛明的做法比老师教会他的方法更简练,难道辛明比老师还强?
孙元化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做了一揖,道:“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原来辛守备是真正的数学大家。”
一边的熊廷弼哈哈大笑,道:“我说辛守备不会骗人的嘛!”
孙元化道:“既然如此,能不能请辛守备即刻到我老师那里,老师正为一道难题困惑不解呢!”
辛明一笑道:“好说,咱们现在就去。”他的心理满足感从来没有如此之强。以前在学校时候他数学一般,所以走了文科道路,活了几十岁也没听过一个人赞他数学如何强项。没想到,来到古代,自己竟然变成数学家了。
二人都是实干的脾气,说走就走,立刻就向熊廷弼告辞。熊廷弼也是这样的脾气,便也不以为忤。
辛明跟着孙元化步行,二人穿街走巷,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处高大的尖顶建筑之前,是一座教堂。来到中国的这些外国人,当然不是为了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他们是来传教。从利玛窦到汤若望都是这个目的。他们固然也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但传教是首位的,想和他们学习知识前提便是加入教会。
进入教堂,高大的落地窗斜射入冬季的暖阳,阳光沐浴在一座巨大的耶稣受难像上。孙元化也是教众,他站在雕塑前,先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然后带着辛明走入一间侧室。屋子里摆放着一个大长条的桌子,上面堆满了笔纸、尺子、算筹之类的东西。三个老者连同汤若望都伏在桌旁,计算着什么。他们表情专著,完全沉浸其中,辛明两人进来居然没注意。
孙元化在辛明耳边轻声说,中间的是我师父徐光启,两边的教友是他朋友杨廷筠、李之藻,都是西学东渐的关键人物。
辛明走到徐光启身边看他计算,徐光启也是上海人,个子矮小,面皮白净,颌下白须飘动,穿着教会的黑色长袍,脖子上挂着一副十字架。
他正在摆弄算筹,皱眉苦思,似乎有什么问题难以想通,完全不理睬身边出现了一个陌生人。
“得数是八。”辛明脱口而出。
徐光启忽然被惊动,十分不快,哼了一声,继续计算,摆弄了好一会儿算筹,忽然咦了一声,原来计算出来的真是八。抬头凝视辛明问:“你怎么算出来的?难道心算这么厉害?”
辛明微微一笑,并不回答,反问道:“你是不是在计算,炮弹在炮筒中密闭性的问题,需要计算一个最大的趋近值,保持炮筒最好的密闭性。”
徐光启和旁边的李之藻、杨廷筠、汤若望同时抬头看辛明,一起问:“你会计算?”
这个题目同时涉及到几何和代数,四个人已经计算半个多月了,始终没有算出正确答案。
辛明微微一笑,坐在桌旁,先画出图形计算一番,然后列出一个长长的公式,上面带有奇怪符号,随后求解,只片刻功夫,就求出答案。
徐光启四人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四人拿着笔反复验证,都是正确的。
徐光启指着辛明公式上的奇怪符号问:“这是什么意思?”
“微积分!”辛明微笑说出一个词。这样题目在现代其实不难,需要的一个大学的数学知识。而这个时代,全世界无论东西方都没有,那就厉害了。
徐光启听到这个词茫然不解,但他求知欲望很强,他站起来,向辛明一拱手道:“辛守备数学如此高明,佩服,请受在下一拜。”
辛明吓一跳,连忙把他扶住,一来徐光启年纪比他大的多,二来,徐光启官也比他大多了。现任光禄寺少卿,是四品文官,主要负责朝廷的天文历法星象。
听辛明说出这两点,徐光启笑道:“我年纪大官大又怎样?圣贤说过,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你比我学问深,我就应该向你请教学习,就是拜你为师也无妨。”说完真的要拜辛明为师。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