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初授绝艺(1/2)
();
细细算来,韩金镛跑完十六里的乡间小路,只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清时计时单位,一刻钟相当于现在的半小时)。
当他吁吁带喘,满头是汗的跑回到学房时,王义顺惊呆了。
“孩子,黑木棍呢?”王义顺问道。
“这里!”韩金镛把手伸到自己的后腰,把别在腰带上的涂黑的木棍交到自己外公的手中。
“这……这……”王义顺接过木棍,在手里掂量了一下,他笑了“这着实让人难以置信。”
“怎么?外公?”韩金镛听了自己外公的话,有些不解。
“孩子,说句实话,你的本事,超出了我的预期!”王义顺笑了,“如果你不是作弊才跑这么快的话,那别看你只有十岁,五年之内,你的能耐就能赶上我!”
“外公,我没作弊!”韩金镛摇摇头,脸上写满了诚实。
“这我当然是知道的!”王义顺点点头,抓过小金镛的手腕,他把手指肚搭在小金镛的脉门上,测了一下心跳,“你的呼吸和心跳,欺骗不了我。”
要说,韩金镛这次赛跑作弊了么?真没有。
他不仅没作弊,相反,还跑赢了作弊的。
这话如何说起呢。让我们从头说,从王义顺开始发令开始,这文武学堂的娃娃学员们,一个个就卯足了劲儿往外跑。十六里的距离,不算短途了,按照当下的长度计量单位,要有8000米。这个距离的长跑,对于一批年龄在十岁上下,最大不超过十六岁的孩子而言,当然是格外痛苦而疲惫的体验。
绝大多数孩子,心里有个底,选择的是悠着劲跑,以平均分配体力,但唯独赵家几个小孩儿,有两个使劲儿跑在前面,一溜烟的就与其他孩子拉开了距离。可尽管如此,单程8里路的距离,对他们而言,仍然遥不可及。
韩金镛出发时,这些孩子中的绝大多数,刚刚跑了四里,有的人已经气喘吁吁。跑得快的两个赵家兄弟,不过也就是跑了五、六里。韩金镛在八里路的折返点,也就是埋着黑色木棍的点位处,撵上了跑得最快的赵家孩子。
然后就是往回跑了,他没精力,也没兴趣顾及谁在作弊,只听到耳边的风声呼呼作响。
但已经拿到黑木棍的赵家兄弟,却如同接力跑似的,在归途的路上,把自己手中多拿的黑木棍,交给了赵德辉。赵德辉接到木棍,扭头就向回跑。一来二去,别的孩子要按要求跑十六里,赵德辉只需要跑六、七里。他混不顾自己的表兄弟还能不能跑进前十名,更不管已经精疲力竭的表兄弟,能不能继续坚持。
就在赵家表兄弟“交接棒”后不久,韩金镛跑回了文武学堂。
又过了一顿饭的功夫,除了韩金镛,才陆陆续续跑回了九个孩子。
他们把手中的木棍交回到王义顺的手中。
这场长跑比赛,自此已经分出了前十名。
王义顺倒不在乎这前十名里,有谁是自己真正完成的,有谁是作弊耍小聪明完成的。他只知道,令如山倒,说是前十名,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便只向这前十名的孩子传授拳脚。
又过了一刻钟,所有的孩子们都陆续返回了,大家都是吁吁带喘,有的干脆躺在了黄土地上,还有些反应更剧烈的,甚至开始了干呕。
有个词儿,叫“因材施教”。通过这次长跑,结合往日里在给孩子们打根基的表现,王义顺已经基本知道了每个孩子的能力,决定开始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授拳。
除了前十名,其他的孩子这一天都可以早早的回家。
留下的孩子,喝了些水,喘了喘气,却开始了正式的功课。
“习武是个受累吃苦的活儿,你们能咬牙坚持跑完这十六里,还能有艮劲儿跑进前十名,证明你们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已经准备好正式开始习武了。”王义顺双手背在身后,说道,“所以,从今天起,我正式开始传授你们武艺。往后的每一天,你们习武之前的热身,都要跑一跑这十六里路!”
“啊?”赵德辉听了这话,瞠目结舌,不由自主的发出了怪声。
“怎么?嫌累?”王义顺听这怪声,突然间眉头紧锁,他双目分别与面前这是个孩子接触,想寻找这怪声的出处。
但赵德辉这点好,干完坏事儿,面不改色心不跳,他权当这事儿不是自己办的。
“如果谁嫌累,不愿意跑着十六里,那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我这就把第十一名的孩子喊回来代替你!”王义顺正颜厉色的说道,“有谁要退出么?”
但凡青凝侯村周边的农人,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或是在农闲的季节时,都看过这自编、自导、自演的乡土戏“大闹小板桥”,也都对王义顺和“大刀张老爷”张源,有种近乎原始的崇拜。如今这些农人的子嗣,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戏中主人公了,还能从这主人公的身上学得个一招半式,谁又会轻易走呢?
即便有千般不舍,即便有千般困难,大家都愿意再忍一忍。
或者是,按照赵德辉后来的口头语说:“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习武的行话讲,如今,你们都是“白丁”,大家都什么武术也没有。但习武之人,不怕多能,就怕白丁。即便你只练好一招,只要这一招火候足够,依旧是能够赢人的能耐!
王义顺背着手,来回的踱步。他思忖了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从今天下午起,我正式开始给你们开蒙授拳。我要给你们传授的,是最基本的拳法,谭腿!这套拳看似简单,活学活用后,实际却变化无穷。真正高明的把式匠,都把这谭腿作为人生中熟练掌握的第一套技击术。”
“王师傅,要不然您给我们先练一套瞧瞧?”赵德辉跑得路途短,他稍作休息,便调整好自己的呼吸,汲汲问道:“咱乡下的孩子,傻玩儿傻闹,在您回乡之前,从来没有谁真正学过功夫。即便有人教练,也大多是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腿的笨把式!”
“嗯,想是如此,既然这样,我就给你们展示一下!”王义顺一边说,一边双足与肩同宽站好。他双膝微屈,使了个常见的马步后,收在肋下的左拳竟然迅疾向前冲去,拳风未至,拳却已经收回,几乎在同一时间,右腿又以鞭腿的架势,向侧前方抽去。
也许是怕自己的动作太快,大家看不清晰,王义顺特意放慢了拳速,一边练一边说:“从南京到北京,谭腿出在教门中。我现在练的这一路谭腿,却是咱天津的!你们看清楚,我一边练,一边把招数一个个讲出来!”
站在把式场子上的孩子们,真真切切的被惊呆了。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已经甲之年的老人,演起武来,身法竟然如此灵变,这样迅如猿猴、动如脱兔的现场演武,竟然让孩子们个个目瞪口呆。
“你们看清楚!”王义顺一边可以的减慢自己的动作,一边说道,“这是口传心授的拳法口诀,一路弓步冲拳一条鞭,二路左右十字蹦脚尖,三路翻身盖打劈砸式,四路撑扎穿撩把腿弹,五路护头架打掏心拳,六路扑步双展使连环,七路单展贯耳脚来踢,八路蒙头护裆踹两边,九路腰间碰锁分两掌,十路空中箭弹飞天边,十一路勾挂连环机巧妙,十二路披身伏虎反华山……”
十二路谭腿使完,王义顺跳出把式场子外,做了一个收势,这境界,真可谓是举重若轻、信手拈来,面不更色、气不庸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