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相国寺方丈献策(2/2)
今天,由于皇室前来礼佛,寺里寺外已见不到闲杂人等,显得格外肃静。向太后领着众人下车时,寺里的方丈妙法和尚早率弟子们在这儿迎着了。只见他紧走几步带大家跪倒磕头,道:“老衲,给太后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给王爷请安,给诸位公主请安!迎接来迟,望乞恕罪!”向太后笑道:“老法师快快请起,我等是常客,你休要如此客气!”老和尚道:“国家之礼仪,焉能废弃,吓死老衲也不敢,阿弥陀佛!”说着又磕了一个头,站起来陪太后一行人步入寺门。这时其他众僧也都平身,静静地随在后面。
缦儿和金莲玉莲常来这里,倒没觉得什么,那月娥由于是头一回来,不免看哪儿都新鲜。他们在老方丈的引领下,绕过天王殿,直接来到大雄宝殿门前。就见此殿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甚是宏伟。门首挂着巨大的匾额,上书“大雄宝殿”四字,写得遒劲有力,非常有气魄。左右的楹联也很好,写的是:
金佛尊严,法相重光,京月园明禅院静,
善灵赫奕,神威显示,天花纷坠伽蓝新。
走进殿门,见迎面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的金身巨像,两侧则是十八罗汉像。这时,有人早将供品香烛等物摆好,拜垫铺好。向太后首先上前焚香礼拜,口里默默地祷告了一番;接着依次是孟皇后、赵佶和几位公主。等大家都礼拜过之后,老方丈便请太后和皇后到侧殿里休息、聊天去了。
见他们前脚儿一走,赵佶不由得很兴奋,道:“妹妹们,我带你们去前头的花园儿逛逛如何?”缦儿冲他扮了个鬼脸儿道:“这儿又不是没来过,还用你带?”她转脸对月娥道,“这儿我们都常来,唯你没来过,走……咱们四处瞅瞅去……”说着,拉起月娥金莲和玉莲就往门外走。赵佶忙说:“你们等会儿我,我也去!”缦儿头也不回,道:“你去找太后皇后她们吧,你个大男人老追着我们女孩儿干啥?你又不是个姑娘……”说着,不住格格地笑。逗得金莲三个也跟着笑。
羞得赵佶一下子红了脸。他仍想去追她们,可是一眨眼,那几个早跑得没影儿了。无奈,他只好朝侧殿走去。但是,刚到殿门口儿,却听里边正议论他,不由得停下脚步,侧着耳朵细听。
只听老和尚道:“从庚帖的生辰八字看,老衲实话实说,以为王小姐与端王正好命里相配,今后定能夫妻和顺,白头偕老,两个人的命相也好,时辰也对,真是天生的一对……”向太后道:“从三天前,哀家就把庚帖压在灶君神像前观察,发现宫里宫外哪儿哪儿都平静,连个吵嘴使气的都没有,况且啥事儿都正常,就是猫呀狗呀的也没淘气的,你说这不是天意该着这样儿吗!”说到这儿,不住地笑。孟皇后也笑道:“这就是咱家祖上有德,该着又来个好王妃!说起来呀,凡是打听的人都说这姑娘好呢!实际上,她父亲王御史又何曾不是个贤良的人,龙生龙,凤生凤,那还差得了?这脾气秉性啥的也随得厉害着呢!”
老和尚道:“以老衲的愚见,端王宜娶这门亲,别的不说,单从生辰八字上看,简直太完美了,我看太后不如早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生出变故来,毕竟那王小姐岁数也不小了……”孟皇后也道:“我也这么看,也怕这一手儿,咱老这么犹豫来犹豫去的,别人抢了先就麻烦了!”向太后道:“今儿,我一来是为百姓们祈福,二就是为这事儿来请教老法师,既是你们都赞成,那么明儿就准备准备,让李尚书到王家提亲去……”
听到这儿,赵佶脑袋嗡地一声,好玄没跌倒,他再也没心思听下去,踉跄着从门前撤出来,一路小跑着来到花园,靠在一块巨石上不觉发起呆来。心想:看来我与金莲真的是有缘无分!她呢,早早的订了亲!我呢,我的事太后又急着办!这……这不愁死人吗?本来还望盼着有个啥变故,仍能走到一起,可如今太后把事儿都定了,往后还有啥盼头?苍天哪!大地呀!你们啊!真是的……干吗一辈子凑不到一块儿的人,还让他们往一块儿聚呢?这不痛煞人了吗!他越想越愁,越愁越想,急得往石头上不住碰头。
恰在这时,忽听旁边一阵大笑,原来是缦儿她们全在这附近,正瞅着他呢。臊得他满面通红。缦儿道:“十一王兄,你的头咋的啦?就那么痒?还往石头上撞……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金莲笑道:“哪啊?说不定王兄是在练啥功呢,我听说武术里头有这一招儿,叫啥………对了,叫啥头功!”说到这儿,几个人又是一阵笑。
赵佶这时很不好意思,解释道:“我哪里会啥功……今儿不知咋的了,头有根筋儿疼,刚才走到这儿,就想这样儿碰碰它,或许能管用……你还别说,这一碰,现在好多了!”玉莲笑道:“这回呀,我也学了一招儿,头疼时就撞石头,据说还管事儿呢!”人们又是一阵笑。月娥笑道:“要是这招儿灵似的,那郎中还不全歇业了?我看啊,王兄一定是在想啥心事儿,他一愁的呀,就愁得撞了……”
这会儿,赵佶和她们这么一说一笑的,不觉烦恼早飞到九霄云外去了,他拍了拍脑袋道:“月娥妹妹说得不假,刚才我从大殿里出来就想,那神仙多厉害呀,能腾云,能驾雾,能撞倒不周山,可我们咋就不能呢?这么想着,我就试了,这一试呀,总算明白了,咱们呀,凡人就是凡人,咱这头怎么架得住石头碰呢,这才叫不撞石头不回头呢……”人们又是一阵笑。
几个人在花园附近说笑着游逛了会儿,就绕到前殿去了。看过了大肚弥勒佛和四大天王的神仙,在殿前左顾右盼地留连了一阵,接着赵佶又领她们去后面的罗汉殿、藏经楼去玩,直把寺里有趣的地方都转遍了才回来。
此时,向太后和孟皇后早已和老方丈结束了谈话,正一心等他们呢。看到几个人兴高采烈的样子,向太后笑道:“呦,看把你们一个个乐的,都看见啥了这么高兴?干吗跑那么远呀,要再不回来似的,我就派人找你们去了!”月娥道:“刚才王兄带我们到后头去逛,太有意思了,那石像呀,居然生了好几根象牙……”金莲道:“我看那石桥上的狮子也怪,咋越看越跟真的似的?”玉莲抢着说:“我就觉得花园里那块大石头好玩儿,要不然,王兄咋在那上面儿试头呢?”这句话又把大家逗乐了。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是说笑个不停,后来向太后见时候不早,便张罗着回宫去。老方丈率众僧直把他们送出山门以外。
回到宫里,缦儿几个直接去了齐贤斋。赵佶在隆佑宫坐了会儿,也回府了。孟皇后陪着向太后一起吃过午饭,他也走了。午后,向太后稍微睡了一小觉,醒来后,就由宫女们陪着去了福宁宫。
这会儿,赵煦仍和往常一样在批阅奏章。只见他时而写下批复,时而搁笔沉思,时而绕过龙书案在殿内踱步,一会儿又返回去继续阅读。看得出,他手头儿的事情很多,很忙,也很繁杂;使得他满腹心思都用在办公上,根本无暇顾及别的。
这段日子,由于天气转暖,他的气喘病也好了许多,所以心情比以往开朗多了。这时,他见母亲走进来,忙绕过书案,上前行礼。向太后道:“看皇上的气色比往时强多了,身体觉得怎么样了?咳得还严重吗?”赵煦道:“谢太后挂怀,我觉得这些天好多了,也不那么咳了,只是觉得浑身发虚,常出虚汗,太医说再下几服药吃过了,就差不多了!”向太后将儿子扶起来,爱怜地说:“无论如何都要保养好身子,休学你父皇那只知操劳、不惜身命的样子,须知皇上的康健,事关黎民社稷之祸福,不可不谨慎视之……再说那公事多得跟山似的,哪儿能事无巨细都管得过来,为君之道当学择重弃轻、揽一纲而张百目之策……以我看,皇上在这方面还要多历练些,从繁杂的事物中脱出身来,实现垂拱而治才好呢!”赵煦低头道:“母亲教导的对,我何尝不想这样,只是眼下臣属多尸位素餐之徒,朝廷纲纪混乱,地方吏治**,民生亦艰难,朕若不极力挽回,怎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天下的苍生……”说到这儿,他不禁轻叹了一声,皱起了眉头。
向太后知道儿子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只是现在他已亲政,自己也不便多说什么,于是只好把话题转移,谈起了别的。娘儿俩又聊了会子闲话,之后,赵煦的脸上才恢复了愉悦之色。趁着儿子高兴,向太后道:“最近,端王要在府里办个球儿赛,想请皇上和哀家都过去瞅瞅,他怕皇上忙,不好意思来说,不知皇上能否百忙里抽空过去瞧瞧?”赵煦轻轻一皱眉,笑道:“这个十一弟呀,偏爱玩那些无聊的东西,有啥看头儿呀?不就是几个闲心难忍的人舞弄个破球儿吗?我就不明白了,老玩儿那东西有啥意思……”
向太后不苟同他的观点,辩解道:“踢踢球儿,有啥不好的?我看是个好事儿,娱乐一下有何不可?我看在这方面儿,皇上还真要向端王多学学,可不能只知操劳,不知休养!一个人多活动活动,对身体肯定是有益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话太对了!依我看,皇上不如抽空到端王哪儿瞅瞅去,说不定还能从中发现乐趣呢!”赵煦迟疑了一下,皱了皱眉道:“我哪儿有空啊,您看这么多东西不及时批出去哪儿行……”他一指书案上那两尺厚的奏章,“这都是军国大事,哪一件不十万火急?小事情就不会送到我这儿来了……”此时他很着急,不住地搓手。向太后也意会出他在撵自己,于是笑笑道:“我也知道皇上忙,今儿只是建个议而已,要真这样儿的话,就算了吧,你这么忙,我也不便多打搅,我们回去了!”说着站起身来。
赵煦见母亲似有不悦之色,便暗里狠了狠心道:“若能挤出时间,我当然愿意陪太后去瞧瞧,可又不知十一弟啥时比赛,他说时候了吗?我好安排一下时间呀!”向太后听这话喜出望外,忙道:“他哪里敢定呀,我们都看皇上啥时有空了,只有你最忙,我们全是闲人,时间还是由你定吧!”赵煦望了望案上的奏章,想了想道:“那么……就大后天吧!明天没空,后天也没空,这些活儿,我抓紧了快干,这样儿不就有空了吗!”向太后非常高兴,笑道:“这就对了,多到外边活动活动对身子骨儿有好处,老闷在屋里哪行啊?不过,这两天你也别太辛苦了,哪里在乎这一天半天的工夫呢!好了,我走了,不再打扰你了!”说完,带着宫女就往外走。赵煦一直送到殿门口,直望着母亲的仪仗走远了,这才返身回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