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公元317年 幽冀辽 6(1/2)
第十五章公元317年幽冀辽6
石勒国内有位国师,名叫佛图澄,新疆人。石勒非常信服此人,拜此人为国师。
我前面说过,儒学的社会观是求仁求义,以封建礼数来管理现实社会。佛教也有它自己的社会观,以求善、忏悔来推行自己的社会观。总的来说,这时宗教在底层社会比较容易推广,所谓‘神奇之化易,仁义之功难’。宗教采取欺骗、吓唬的手法,使广大贫苦人民安心劳动。
石勒建立了后赵,而且后赵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戎人政权。其采取儒佛共治的方法,尤其是在底层社会推行佛教,使社会很快得到成功。其实,中国古代社会在底层人民中佛教一直起到很大作用。因为宗教是先信哲学,你只要信了,后面一切都好办,所以达摩祖师可以不写一字,拥有千万信徒。
儒学作为先学哲学,只能在有文化的人群中推广。其对于没有文化的广大贫苦阶层,基本上只推行一个“孝”字。所以孝被封建利益化。
因为后赵利用佛教麻痹人们,很快就收到效果,在一段时间内社会稳定,国都襄国和邺城异常发达,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使四川的成汉政权和江南的东晋非常艳慕,东晋开始接纳佛教。
佛教虽然从北方兴起,但却在南方获得繁荣昌盛。因为宗教和政府一样,他们是不直接劳动团体,需要社会供养,其实就是都需要人民的赋税。政府的赋税和宗教的香火钱,其实是一回事。有人很纳闷,赋税是你必须交的。而香火钱是自愿的,怎么会是一回事?香火钱是自愿的,那是因为宗教在中国没有获得执政权。一旦它获得执政权,这个香火钱就不再是自愿不自愿了。就像现在许多政教合一的国家。
这也是为什么,宗教在北方兴起,但却没有成功,流入到东晋以后,却形成了大发展的局面。宗教和政府需要由民众供养,这使得宗教和政府之间,必须分个高下。而在北朝,政府强大而有力。所以宗教一直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
而南朝贵族执政,贵族的‘以无为本’与宗教的‘四大皆空’有相近的世界观,使得宗教可以更好的发展。
早期的佛教宗旨是苦禅,释迦摩尼说:“众生皆苦。”这在劳苦大众中很容易形成共鸣。而宗教和玄学的世界观都是虚无的,比较容易结合。宗教与玄学拥有更加相近的世界观,而玄学自由派缺少社会观,而佛学缺少人性论,这使它们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佛学的四大皆空的世界观,加上其求善忏悔的社会观,短于人生观的阐述。你想。它都要求人们四大皆空了,还要求什么人的才华和人性。但是,作为人类社会。没有一个上进的人生观,是不能进步的。全是宗教理论,人失去自我,全变成行尸走肉,整个社会都等着上帝恩赐,会变成死水一滩。所以,它需要一个外来的人生观、人性论。
古代的自由派哲学,推崇虚无的世界,追求自由方达。但是缺少社会观,所以两者有一定的共生性。而儒学的仁义长于社会观。在人性论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但却短于世界观的阐述。所以。这使得儒学成为先学哲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