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番薯的由来】(1/2)
说到番薯,就绕不开福建人陈振龙。他曾经考取过秀才,但是科举艰难仕途不顺,在这方面也就没有什么突破。
在那个时候,经商风潮弥漫于东南诸省,不知不觉的陈振龙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往来于闽省、吕宋之间”。
而大批闽商前往吕宋,也和西班牙人密切相关。在此之前,吕宋仅有华侨“约百五十人”。
1571年西班牙船队征服菲律宾群岛后,大量采购生丝、棉布、陶瓷等中国商品。短短二十余年之内,“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陈振龙也是其中的一员。
西班牙人带来的,不仅有滚滚银币,还有原产美洲的一些农作物。史料记载,朱薯进入吕宋,约在1565年。征服诸岛后,“红夷常患粮米不足”,于是大规模推广种植。
到1593年,这种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藤本作物,在吕宋已“被山蔓野”。陈振龙看到,当地土著“随地掘取、以佐谷食”。
而且朱薯价格极贱,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极易引种,尺许薯藤便可“随栽随活”。此刻的他自然也想起了家乡,山一分一分田的福建。
有数的良田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口,而贫瘠的土地上产不出多少粮食。年景好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的还能活。但遇上了灾荒年,死掉的饿殍不知道有多少。
由此陈振龙下定决心要将这种产量颇丰的粮食带回家乡,可是西班牙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他们还在海关层层盘查,如果被抓到了,下场可想而知。
陈振龙贿赂当地的土著“得其藤数尺”后,又得头疼该怎么带走了。不过后来他想到了一个鱼目混珠的办法,将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
傻傻的西班牙人根本没有想到还有这种办法,不知不觉的就让他混过了关卡,最后经七昼夜航行返回福州。
当年,正赶上福建干旱灾荒,不少人家无粮可吃,陈振龙就让儿子带上薯藤去见福建巡抚金学曾,听完介绍金学曾给批了点地让他们试种,结果4个月收获了一堆甘薯。
甘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福建巡抚金学曾得知后振奋不已,在旌表陈氏父子此行“事属义举”之后,他认为朱薯的引种,“虽曰人事,实获天恩”。
同时,金学曾下令在福建广泛推广种植,当年就获得丰收,解决了灾荒年的口粮问题。老百姓感激,多地建起了报功祠,专祀金学曾和陈振龙。
由南到北,由点到面,随着番薯的推广,饿俘遍野的景象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推广它的陈振龙,却渐渐成为福州民众心中的城隍神,人们封他为“水部尚书”。直到今天,走进福州的许多街巷,依旧可以看到他的寺庙,他的名字。
番薯的别称很多,又叫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山芋、地瓜、山药、甜薯、红薯、白薯
张孟谈也并没有种植过,以前也只是在餐桌上没少享用。再加上时间太过久远了,一时之间他也没有想明白。经过石雄这么一提醒,他才想起这茬儿。
他激动得也顾不上打猎了,直接命令小灰灰将地里的番薯全部刨出来,又付出三颗魔兽果的代价,换取大批魔鼠做劳力挖掘番薯。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