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风起云涌(2/2)
“子厚兄,这几张纸有些拙劣了!”韩晨拿起那几张纸又细细看起来。
章惇低下头,好一会才勉强笑道:“是我唐突了。”
“此时,变法才是最的,要是变法不成功或者王相公有不测,那咱们也都是万劫不复了。”
“不!子厚兄可能会,我就不好说了,或许官家还会用我。”韩晨笑道。
章惇沉默不言,这一次自己真的失策了,实在没想到韩晨有如此的心机,居然能看出这纸张的毛病。
本以为韩晨对书法没有什么研究,所以自己找人模仿了王安石的笔迹准备蒙混过关,哪成想一来便露出了马脚。
“此事也是无妨!毕竟我和子厚兄还在一口大锅里吃饭。”韩晨将手中的纸张慢慢撕碎了。
起身将那一叠纸屑扔进了火盆里,火苗蹭的窜了起来,章惇看着这火苗似乎松了一口气。
“此事还是请子厚兄早日找王相公定夺,咱们完善了再去请示官家。”韩晨将“再”字咬得很紧。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章惇怎会听不出来他的意思,赶紧回道。
正月初八,京城各个衙门已经都已经正常上班了。
一大早,宣德门外便已经是人来人往。
大内崇政殿内,众臣云集正在商议着国家大事。
新法在新的一年就要全面铺开,王安石对此是信心十足,只要能见到效果,官家肯定会全力。到时候不光是官家,百姓也会踊跃。
至于中间那些地主乡绅,他们就会被失去他们的利益,最后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吕惠卿正在朗声读着今年的规划。
这都是从韩晨那里学来,朝廷应当每年年初制定好一年中要做的事情,然后在这一年中围绕这个来运作,最后再进行总结。
赵顼在看到韩晨这一篇文章后,便很感兴趣,令政事堂拿出一个规划来,并在崇政殿议事的时候拿出来。
说是讲给政事堂,其实最后也都落在了条例司。因为王安石不是丞相,虽然政事堂人丁单薄,但在他上面仍有两人。
陈升之虽然一直告假,曾公亮也不愿理事,但是王安石仍旧觉得政事堂内束缚手脚,所以很多事情直接在条例司完成,在政事堂用印。
韩晨听着这吕惠卿一手制定的规划,不出所料,几乎全都是跟新法有关系的计划,完全就是今年新法今年要做些什么,计划做些什么等等。
只不过韩晨听上去还是有几分高兴,毕竟这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就在吕惠卿站在殿中侃侃而谈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了嚎啕大哭之声。
整个大内很小,所以外面有什么大的动静,里面听得是清清楚楚。
甚至赵顼根本不用着人去询问,便道:“是何人在外面哭泣。”
不多时,便有一个小黄门冲进殿中,喊道:“官家,宗室们跪在宣德门外面哭诉!”
宗室!
韩晨心头一颤,急忙看向章惇。
这几日他和章惇在王安石给的大纲基础上夜以继日的赶工,终于将方案准备的七七八八了,这还没有来得及上呈,这些人便闹起来了。
他们可正是会挑时间。
赵顼则是一脸惨白,不知是被气得还是被吓得,坐在上面久久没有动弹。
王安石看着骚动的群臣,高声喊道:“官家,宗室跪在外面成何体统,还请官家下令将他们约束至大宗正司。”
大宗正司乃仁宗景祐年间设立。
开国之初,宗室人口稀少,所以也不需要什么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而传统的宗室机构的宗正寺主要掌宗庙陵寝、谱谍、属籍修撰之事,并不过问宗室日常事务。
随着宗室人口越来越多,其中的各类事情也是层出不穷,最后不得不设立了大宗正司来宗室日常事务。
“陛下,臣以为宗室聚集在宣德门外哭诉,定是有天大的事情。都是皇室血脉,他们逼不得已也绝对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臣请陛下慎行啊!”文彦博出言反对道。
“陛下,宗室恐怕只因为章惇的方案而来,臣认为只要取消,便是相安无事。”吕公弼也是跟着出来高声道。
他心中暗难道:看看吧!大宋让你们搞成什么样子了,看看你们做的好事!
赵顼冷眼看着激愤的吕公弼,心中一阵抽搐。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计较着这些,此时最应该做的不是将事情安抚下去吗!
“臣请求陛下顺应民意,取消新法,还天下太平。”赵抃直接出来将新法给否定掉。
“陛下,行百步者半九十,做事岂能轻言放弃,何况这新法正日见效果,如何仅仅因为有人来此哭诉就停止,岂不让天下下笑话!那以后朝廷有什么事情,有的人来次哭诉便要改来改去,那还要我们这些大臣干什么!”王安石听着几个人的话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出来回击道。
眼看着大殿之中又要狼烟四起。赵顼怒道:“够了,朕现在想的就是如何将宗室安抚下去,而不是将已经做好的事情再改开改去,变法是肯定要的,这没得商量!”
众人被赵顼那怒吼所震撼到,皆没有人敢接话。
“王卿,你去将宗室劝离。”赵顼没有犹豫,直接让王安石去。
韩晨看着转身向外走去的王安石和吕公著。
上前道:“陛下,臣和章校理这几日已经将方案整理地差不多了,还望陛下今日一并审核。”
章惇这时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应该抓紧让官家过目,然后直接下诏书。
到时候,宗室想修改也是无能为力,木已成舟谁也没有办法了。
王安石和吕公著二人一言不发地登上宣德门城楼,看着下面跪着的黑压压的人群。
王安石知道这些人就是来逼迫自己的,他们对自己恨之入骨。
但是自己没有办法,大宋已经经不起这些人折腾了。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没有人能永葆荣华富贵,即便是这些人。
现在给他们一条光明大道,他们却不想去。
如若是将他们的俸禄剥夺他们待在大宋,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前途。
甚至最后只能变成种地的贫民和做工的工人。
而这一次,朝廷给他们军械,粮食,书籍等等,甚至还会派军给他们打下一些地方来安置。
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他们以后根本就没有机会翻身了。
而他身边的吕公著却很是同情这些宗室,这都是赵氏血脉。本来平平安安,无忧无虑的生活,现在却要背井离乡,着实是可怜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