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初临临海府(1/2)
();
仁武元年八月初五,钱进和县学几位同乡结伴赶到了省城临海府。还有两天便是秋闱了。
陈国的秋闱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都安排在农历八月举行。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考八股,多是跟《子论》、《理学》有关;第二场便是考《陈律》;第三场便是考策论,考的是时事评判。每一场都要考三天。
钱进对于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倒是不怕,前世他每天干的都是写报告的事,顶多就陈律麻烦一点,需要背诵。最头疼的还是八股文,此文对于格式要求最为古板繁琐。
这天晚上,刚下过一阵雨,房间里面还有点闷,钱进便推开客栈的窗户透透气。
下过雨后的天空很干净,半空中挂着一轮皓月,空气中隐隐约约的飘荡着桂的香味。钱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略微清爽了些。
这时,旁边传出吟诵声: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钱进侧过头去一看,只见隔壁房间探出一人,正斜倚在窗台上,对月饮酒。于是打了个招呼:
“这位仁兄,好对子啊。可是一起参加秋闱的?”
那人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也不搭话,又灌了口酒,自说自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钱进心说这不是骂他是个追名夺利之辈吗。他瞄了一眼,只见那人长得有点尖嘴猴腮,便没有兴趣继续搭话。
第二天清早,钱进在客栈匆匆用过早餐,便准备上街逛逛。还有两天才考试,好好放松一下心情才是正理,毕竟接下来三场考试要考九天,挑战的不仅是学问,还有体力。
街边上,很多小商小贩挑着货担早早的就占据了有利位置。三三两两的考生正结伴出去闲逛。
钱进看见一间比较大的书店,便钻了进去。书店摆满了书,里面显得很拥挤。
店主见有客上门,忙过来热情的招呼。他把钱进拉至角落处,说道:
“这位相公,一看你就是要高中的面相。我这里有新到的考题,昨夜才放出来的,只要十两银子。”
钱进笑了一下,忙说不用。店家虽有些不悦,但是后面又有客进店,便继续去忽悠去了。
这个书店中间摆了两个书架。第一个架子上的书多与科举考试有关。钱进略微看了一下,便觉得索然无味,直接走到第二个书架那里去了。
这里倒是给了钱进很多惊喜,里面的书多以野史志怪小说和闺阁情爱之事为主。更令钱进惊叹的是,居然还有一些农耕纺织之类的书。
钱进随意翻看了几本,最后找到一本野史小说,于是便决定买下。他反正对临海府也不是很熟,便决定在客栈看两天闲书。
一转身,结果碰到一个人,长得比较高,只是嘴上搭着两撇小胡子,第一印象让人觉得有些猥琐。正是昨夜在隔壁对月饮酒的那位仁兄。
两个书架之间并不宽敞。钱进便抱了个拳,示意他先过去。
那人也抱了个拳,说道:“这位老弟,昨夜我酒后失言。多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钱进也不是咄咄逼人之辈,于是笑道:“兄台客气了。大家都是奔秋闱而来,即是同道中人。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鄙人金台明,粤州江城县人士。”
“原来是金兄。在下钱进,观海城人士。”
金台明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钱进。
“这本好看。全是白话文,读的不累,文笔也不错。”
钱进接过一看,书名为《柳三娘》。略微翻了一下,里面讲的是一个青楼女子的爱恨情仇故事,于是笑道:“原来金兄对此很有研究啊。”
金台明讪笑了一下,说道:“研究谈不上。只是喜欢而已,比《子论》、《理学》有趣多了。”
“既如此,便谢过金兄了。小弟在此预祝金兄金榜题名。”
金台明抱了个拳,便去找他喜欢看的书去了。
从书店出来,钱进又去了几处热闹的地方逛了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