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学飞白书(2/2)
如今老了,也看淡,想通了,但却不再有人敢于靠近这个一生醉心于文学,正直不阿,刚毅不屈的议郎。
蔡邕原本早萌生将蔡琰许配给河东安邑世间卫氏,也算是为蔡琰提前找好娘家,安排好后半生。
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初兴于大汉名将卫青,以及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听说有一子名唤卫仲道,为人不错,蔡邕先前还厚着脸皮去暗示卫家结为亲家,卫家看在蔡邕的份上,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多谢伯喈公。此地简陋,待他日另寻一处,焚香沐浴,奉上六礼束脩,重行拜师大礼。还望伯喈公莫怪在下拜师之礼不足,心意不诚。”诸葛亮看蔡邕终于松口,欣喜异常,忍不住又拜了个弟子礼。
“还叫伯喈公?快快请起。至于拜师之礼,虽说礼不可废,礼多人不怪,但事急从权,些许俗礼待他日再补办也无不可。”蔡邕并不看重六礼束脩,但诸葛亮如此上道,主动提出他日补拜师礼,不让蔡邕掉面子,蔡邕还是很受用的。
收下诸葛亮这个优秀的弟子学生,蔡邕顿时觉得一切为时未晚,自己老当益壮,还是能为蔡琰再谋划一二,不禁全身都显得有活力起来了。
“老师,学生日后必将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必不给老师丢脸,不给老师抹黑,争取为老师争光。努力做到:‘今天我以老师为荣,他日老师以我为傲’。”诸葛亮顺从地站了起来,站在蔡邕的身边,拱了拱手,向着蔡邕表明了十分锐意的心志。
“好好好,你有此心足矣。为师便直唤你阿亮了,实不相瞒,为师此时正在逃难,因在朝堂同时得罪了宦官和外戚,一时无法立足,只能隐姓埋名,准备回老家陈留避难。如今虽收你为学生,恐怕无法长期教你,毕竟为师自身难保,已是泥菩萨过江了。”
蔡邕既然收下了诸葛亮,便没想将逃难的事实瞒住诸葛亮,一来这是实情,蔡邕自己居无定所,只要朝廷搜捕到的地方,蔡邕就得火速地搬家,以免被抓到,祸事加身;二来也存在诸葛亮的意思,看这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仍然能真心对待老师,而不是唯恐避之不及,甚至是去官府举报。
“老师莫忧,老师在朝堂之上的义举,天下皆知。人人都以老师为荣,天下士子莫不推崇老师。如今虽然宦官当道,外戚弄权,但学生认为早晚有一天会重振朝纲,再清君侧的。届时,世间谁不感怀老师的大义壮行。至于眼下,老师心有忧事,学生理当分忧,必使老师不再颠簸流离,车马奔波了。”
诸葛亮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是站在老师蔡邕这一边的,以宽蔡邕忐忑不安之心,同时也打包票,解决蔡邕到处逃难的窘况。
“也罢,走一步看一步。老师就期待看看阿亮有什么高招妙计,拭目以待。着眼当前,事不宜迟,为师现在便教你飞白书法。”蔡邕都习惯了这样逃难的日子,又看诸葛亮不像是信口雌黄的样子,也就不再打破砂锅问到底。
不久,马车内,只见笔随蛇走,墨香生辉。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