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九品芝麻官(2/2)
“哪里,哪里!老夫相信李助教绝非池中物,日后定能平步青云。到那时老夫还得仰望李助教啊!”张主簿羡慕道。
“那就多谢张大人吉言,日后若是下官真能平步青云,一定不忘张大人今日之言,定要好生报答一番!”李维官话一套一套的,听的一旁的刘冬寅羡慕不已。难怪人家就能被高人看中,得到举荐,这是有原因的,你看人家整的这个调调,下官这二字用的多遛啊!
“哈哈,李助教客气了!老夫今日过来就是给李助教以及你师父送‘录白告身’的!”
所谓“录白”,是出于官员本人存底的需要,将“告身”、“敕黄”和“印纸”进行抄录。宋代规定,须由合法的书铺来抄录这些官文书的副本,书铺抄录后,需要在录白上加盖签章,以示负责,抄录完成,有关部门经校对原件,就可以将录白视为官文书的有效副本了。抄录有效的“告身”称为“录白告身”,依此类推。
“告身”就是“阶官”的委任状,“敕黄”就是“差遣”的委任状。“告身”由正副宰相等人签署,“敕黄”则由尚书省签发。由于是用黄色绫纸书写,以皇帝制敕的名义签发,因此称为“敕黄”。
李维属于是本地行医官员,不用被差遣,所以给他颁发的就是“告身”!
李维诧异道:“我师父也有官职?”
刘冬寅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怎么说他也是你师父,何况他还是红十字会的主席呢!哦对了,红十字会已经被朝廷定为官方组织了,属于合法的民间组织了!而且朝廷已经颁布了文件,大力推广你们这种为国为民的组织,让天下人都来效仿你们!”
李维问的不是红十字会,而是师傅他老人家什么官职,问道:“我师傅是什么官职?”
张主簿微笑道:“你师父乃是翰林医候兼医学博士!”
“医学博世?”李维一愣,医学博士要是放在后世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但不知在大宋朝算是什么职官!
张主簿只好又为他普及了一下。
医学博士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系专门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的官员,专门负责传授医学知识。隋唐时期医学进一步分科,各种逐步增设了博士如针博士、按摩博士等。
李维微微一笑道:“我师父的官阶可是和知县老爷相当啊!”
张主簿哈哈一笑道:“李助教的话是没错,只不过......”张主簿欲言又止,故意朝着李维眨了眨眼。
李维瞬间明白了,微微一笑道:“明白,明白!说白了,我和我师父一样都只是一个虚职罢了!官阶再高也不如一个实权在握的官员厉害!这我懂!”
像季东明这样的医官,一抓一大堆。在京城尤为更甚。都是一群只拿朝廷俸禄的虚职人员。有病治病,没病就负责一些其他的医疗事务,或者干脆去太医局任教!总之,没有一个有实权的地方官员干的爽。
即使如此,这样的虚职还是被还无数人盯着,因为这种官员,俸禄之高令其他官员很是羡慕。而且平日里也没什么繁琐的事物,福利待遇非常的优厚!京城的医官更是如此,谁让皇帝怕死呢,天大地大,命最大!所以皇帝宁愿花巨资供着这些医官,就是随时担心自己小命不保,以便有朝一日用得着他们!
李维内心讥笑道:“要不然也不会轮到你一个正九品的官员来发告身了!”
张主簿尴尬的笑了笑:“呵呵,李助教果然聪明伶俐、颖悟绝伦,一点就通!当然李助教和季博士乃是为朝廷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官,那可是能享受朝廷各种福利的肥差!老夫羡慕的狠啊!”
李维心中冷笑:“羡慕?我看你是不屑一顾吧!要说肥差,你这主簿的职位才是真正的肥差!我就不信你愿意和我师父交换一下职位!”
刘冬寅也补充道:“本来,本县太医局的汤教授也是要过来的,只不过今日刚好上面的太医局令过来视察,所以只好委托我们两过来了!说到底,老哥还是羡慕你们师徒啊!哎,老哥怎么就没遇到贵人呢!”
李维内心苦笑不已:“看来钱海真是煞费苦心啊。不但给自己官职,就连自己的师傅也给升了官了。这可是要让自己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啊!”李维知道人情债是最难还的了!
李维不露声色道:“要不,兄弟我也帮你引荐引荐?”
刘冬寅讪讪道:“不用,那倒不用!”刘冬寅知道李维背后的大人物是谁,所以他宁愿不升职也不愿招惹那样的人物!
刘冬寅赶忙改口道:“今日你们济世堂可谓一门双喜啊!难怪在刚刚来的路上,听好多人说你们济世堂门口布满了喜鹊,看来这传闻都是真的,这喜鹊报喜还是挺准的!”
李维微笑道:“刘大人,您不妨回去看看,说不定喜鹊都在你家屋里筑巢了!”李维一说完,三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维接着问道:“我说刘县尉,你做了县尉的位置,那彭县尉呢?”
刘冬寅哈哈一笑道:“现在不叫彭县尉了,要改口叫彭知县了!”
李维一愣到:“什么?彭知县?那之前的邓知县呢?”
张主簿看了一眼李维道:“李助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清楚倒也情有可原。这原先的邓知县已经提前致仕了,现在已经告老还乡了?”
张主簿其实是说李维不在官场体制中,所以对这些新闻不甚了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过是他隐晦的说法。
李维听了却是瞠目结舌,要说邓知县年纪也不算大,怎么说致仕就致仕了?诧异道:“难道和雪灾有关?”
李维心道:“难道是因为雪灾失职的缘故,所以朝廷对他做了处罚?这也说不通啊,这知县好歹也是中央派来的官员,难道就因为雪灾时不在现场就要被辞退?难不成真的是惹恼了刘大人?但刘大人也不至于这么狠吧,一言不合就往死里整?这未免也太......惊世骇俗了!”
张主簿微微一笑道:“算是吧!朝廷这次算是树立典型了!不管怎么样倒是便宜了彭知县了!”
李维从他的语气中听到了酸酸的醋味,显然是对彭再祥抢了他的知县位置,愤愤不平!
李维心中冷笑不已:“发生雪灾之时,至少彭再祥可是冲在第一线的,不顾生命危险抢救百姓,而你张主簿若不是刘大人过来,你死都不会出现在现场的!天道酬勤说的一点都不错,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像你这种尸位素餐的官员,也活该一辈子当个主簿了!”
不过令李维好奇的是,大宋朝的知县一般都是中央派出的官吏担任,算是一种差遣。山阳县邓知县致仕,按道理中央会再派一名官员过来顶替。就算是有本地官员临时顶替也轮不到县尉,怎么也得是山阳县的二把手吴县丞来顶替。
彭县尉是主管一县捕盗、治安等刑事、司法事务的官员,虽是知县的副手之一,但是品级却是小于县丞,顶多算是一县的第三把手。
李维思来想去就只有一种可能了,那就是上一次吴县丞彻底得罪了刘云刘大人,再加上这次处理雪灾事件太过平庸直接被淘汰了。李维不得不承认彭再祥这次是鸿运当头,盼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熬到头了。
李维在张主簿的帮助下,签了字盖了手印,接着又领着他去了师傅的病房,也让师傅签了字盖了手印!从此刻起,李维就是有官职的人了!不再是个小小的秀才了!
.……
三郎刚刚在公众章节发布了,三郎有话说,希望读者大大们可以看一下!读读三郎的心声……
<!--chuanshi:22729550:111:2018-12-2907:04:15-->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