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陆羽著《茶经》(下)(1/2)
陆羽生活的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
陆羽初到江南,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
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皎陆相识之后,竟能结为忘年之交,结谊凡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排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
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是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
陈师道在《茶经序》里这样写道:“夫茶之着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也就是说,陆羽是天下第一个写茶书的人,对茶事人事功不可没。
自从火门山上下来之后,陆羽便心无旁骛,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来到江南的湖州,当时年仅二十四岁,从此定居于此,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充实《茶经》的写作。
在《茶经》中,陆羽共设计了二十四种茶器。在第四章节中他具体讲到茶器,如碗、风炉、火夹等。陆羽认为碗作为喝茶用具,越州出产的碗最好,鼎州和婺州的碗差一些。喝茶的器具对于专业喝茶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茶具泡制出来的茶味会有不同,有时候质地高档的茶具,不一定会泡制出香气怡人的茶水。意即茶叶和茶具有着密切的关联,物器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衬托。
陆羽认为,茶具不外乎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二十四种,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烹茶器具。为什么有的人家茶叶好,却泡制不出美味诱人的茶水?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茶具使用不当。同时他还介绍了这些器具在烹茶方面的使用方法。从而开创了茶艺、茶道的先河。
不得不提《陆羽烹茶图》了,它是元代画家赵原的作品。史书对赵原的记载不详,只知道赵原在明太祖年间担任中书令一职,擅长山水画,在画竹子和石头上有很高的造诣,当时在平江一带颇有名声。
《陆羽烹茶图》现在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画长七十八厘米,高为二十七厘米。画作描绘了诸多山峰,山峦叠嶂,连绵起伏,给人一种悠远旷达的意境。只见画中铺开辽阔清澈的水面,在溪水旁立一亭阁,为茅草搭建,树木与之相依。陆羽则置身于草阁之中,身旁有一位烹茶童子正在为他生火烹茶。
通过这幅画卷,可了解到陆羽正在闭门著画,不愿过纷纷扰扰的生活。所以,陆羽一生喜爱四处游历,不为功名利禄所牵绊。这幅画卷正是他晚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陆羽写完《茶经》之后,名声大噪。慕名前来与陆羽探讨茶道文化的人趋之如骛,陆羽决心过隐居生活,写一写茶著作,偶尔和友人在一起谈论文化,日子过得闲适而充实。
陆羽晚年在江浙生活,思乡心切的他曾写诗曰: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