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古人讲古(2/2)
看来这孙子的确有价值收留啊~~~
不过...听听他还会说些什么。”
殷清风挥了下手,示意他继续说。
许敬宗得令后,继续说道:“殷氏出自帝喾嫡子殷契之后,以国名为氏,同样源远流长。
敬宗虽不得拜读贵族宗谱,但也知晓郎君出生于殷氏的陈郡堂。除陈郡外,殷氏还有汝南郡、琅琊郡、东海郡、雁门郡、弘农郡和冯翊郡等七郡七堂。其中,陈郡与东海郡为主要支脉。”
“咦~~~这孩子是特工?咋啥都知道?该不是蓄谋想弄死小爷吧?”
“咳~~”
殷清风问道:“你为何对殷氏如此熟悉?”
不由得他不尴尬。
除了知道自己那便宜的爷爷是殷峤外,殷清风对于刚才许敬宗说的那些关于殷氏的历史还真是一无所知。
怪不得李世民说他身为世家子却反过头来算计那些世家呢。当初还纳闷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自己是“文盲”啊~~~~
许敬宗回道:“南渡后,陈郡殷氏迁至健康城乌衣巷,与王氏、谢氏为邻,而东海郡则从郯邑迁至京口,京口为东晋时的东海郡治所。高阳许氏与东海殷氏多有往来,所以敬宗对殷氏多有了解。”
殷清风点点头,这个解释说得通。
“擦!乌衣巷?殷氏这么牛掰?那可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啊~~~
等等...他说“高阳许氏与东海殷氏多有往来”,该不是有姻亲关系吧?要是真有的话,一旦论起辈分,这孙子比小爷大上几辈可咋整?那小爷的不就犯了尴尬症了?
不过...好像也没关系。现在府里的管家,自己还不是得叫一声“叔祖”?”
殷清风道:“东海殷氏可曾北迁?”
许敬宗回道:“依然留在江左。”
殷清风又说道:“那你可知殷氏的现状?”
许敬宗回道:“殷氏在东晋时曾一度崛起,位列当时的一流世家大族之列,并与众多势力强横的家族联姻。
敬宗隐约记得:殷浩的妻子是陈郡袁氏,为袁耽之妹。殷康妻谢僧韶,为谢尚之女、殷仲堪妻琅琊王氏,为王临之女、殷仲文妻谯国桓氏,为桓温之女、殷景仁妻琅琊王氏,为王谧之女。
宋孝武帝贵妃为殷氏女、宋文帝太子刘劭妃殷氏女,始安王刘休仁妃殷氏女,殷元素妻琅琊王氏,为王僧朗之女、殷睿妻琅琊王氏,为王奂之女、殷钧妻永兴公主,为梁武帝之女。”
除此之外,殷浩、殷仲堪等人,擅于玄谈,精于玄学、儒学、佛学、医学,又是天师道世家....”
殷清风越听心里越麻木,这踏马的太牛了吧。男的娶王、谢、袁、桓、萧五族之女、女儿嫁入皇室...李世民他们家也没这么牛吧...
“...前隋天下一统后,郎君的曾祖僧首公徙居关中雍州鄠县。仕隋朝,任秘书丞,为殷氏京兆堂始祖。只可惜,京兆堂人丁不旺。
殷氏从渡江后,传至郎君这一代应该为第十一世。郎君的曾祖不害公有胞兄弟六人,但四人早亡。其中英童公为僧首公胞弟,过继给不占公为子嗣。
殷氏现在主要族人为郎君出身的僧首公一支、英童公的后人和郎君从高祖殷不佞后人。英童公的后人名讳闻礼,为殷氏族长继承了陈郡长平堂的名号,现任中书舍人。”
殷清风挠了挠头,“这厮刚才还说没看过殷氏的家谱,可..尼玛,不愧是当族长的,把别人家的家底都摸清楚了。
而且,自己这个“正宗”的殷氏子,却从外姓人口中知晓本族的历史,这算不算是莫大的讽刺?”
殷清风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又围着许敬宗走来走去。
按理说,不管殷氏在长安分为几个堂号,理应都住在一起,没道理殷峤与殷闻礼分开居住,就是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变故。但是这话不能问许敬宗,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从许敬宗的阐述分析,许氏的能量还是不小的。他想要利用好这股力量,首先要控制好许敬宗,然后许敬宗对这些许氏族人还得有很好掌控力。
现在许敬宗领导的是多郡归一的高阳堂,人心未必整齐。不过嘛,还是老办法,要钱砸人就是了。那,剩下来就是要彻底收服许敬宗了。
殷清风用脚尖碰了碰许敬宗的胳膊,“许氏与殷氏你都介绍完了,也夸耀了一番小爷,但你还没有说出打动小爷的话。你说说吧,你敢以许氏高阳堂为代价,到底所求为何?”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