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死别(2/2)
“也罢,她喜欢清静。”他把玩着手中的那块云纹龙玦。
她就这么走了,缺了一个口的玉玦要怎么才能寻回另一半……
万历十八年春,浙西大玲珑山。
“驾!驾!驾!”
“公子你等等我唉,走慢点!”荣木戴一顶瓦楞帽,驾着马车紧紧跟着自家公子,正是春天,赶上下雨后,这山路饶是难走,加上马车辎重,四十里路走了大半天,实在让人没了脾气!
柳承志着一件蓝衫,头戴儒巾,脚踩皂皮靴,做一个书生打扮,又骑一匹枣红大马,丰神俊逸的走在前面:“快点,天黑前赶不到白先生家,就只能露宿荒野了。”
“我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放着街市瓦房不住,非要学什么前人归隐山林,到这荒郊野外的当猴子。”荣木嘟囔着,只能继续赶路。
这杭州柳家,本是做丝绸生意起家,到穆宗隆庆年间开关,准许百姓私贩南洋,赶上这样的好年景,柳家祖父盘下了江西的两个瓷厂,又到福建月港买下一处船坞,做起了私贩南洋的买卖,这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源源不断地流入了进来。经过三代经营,柳家的家业翻了三倍,又在各地开了“德祥升”的茶庄、瓷器店和绸缎庄,如今杭州人称“柳半城”。传到这一代,有兄弟两人,柳承恩和柳承志。父亲早亡,长兄当父,兄长柳承恩很早就接过了家业,悉心经营。偏这柳承志从小异常顽劣,上房揭瓦,打架闹事不断,活脱脱一个“混世魔王”,柳母冯氏治家严格,总是对这个小儿子感到头痛。柳承志十岁那年,遇见一个游历四方武艺高强的道士,非要拜他为师,冯氏拗不过他,便在别苑安顿了道长,让他教了柳承志三年功夫。三年过后,道长说要离开了,并要将柳承志化了去。这三年来,柳承志虽然性子收了不少,但冯氏哪里舍得这小儿子,说什么也不干。
道长临走前说道:“小公子聪慧过人,以前只是没有用到正途。若跟我上山学法,可保一生平安。否则三十岁前必有牢狱之灾,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有贵人相救。”
穿过一片狭长的林间小路,眼前的景象渐渐开阔起来,这是一个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这山坳之中,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行而过,蜿蜒流长。村口西面的一片梨花,在这时节,正是开得最艳的时候。
“啊!公子!马车卡住了!”柳承志望着这山野美景出了神,身后的荣木又聒噪起来:“车轮陷进了烂泥,公子快来帮忙!”
“哎呀!没够着!”柳承志正欲调转马头,忽然闻得梨树林里一个娇滴滴的女声。
柳承志侧身看去,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娃儿踮着脚尖,莲臂高举,向上跳着去扯最高最大的那棵梨树上挂着的一只蓝色风筝。试了几下没够着,只见这姑娘四下张望,似乎没看见他,以为此处无人,把外面新浆的百褶裙用腰带一捆,露出一截打着补丁的衬裙,又一手提裙,一手扒着树干,蹬蹬蹬的爬上了树,爬得快的时候腿不小心抬得高了些,露出一截白嫩嫩的小腿。摘了风筝,姑娘迅速下树来,又见四下无人,整理好衣裙。白皙的小脸因为刚才的剧烈活动而有了红晕,前额的一丝发沾着汗水,贴在脸上,平添了几分俏娇。
“啊!”那姑娘一抬头,猛地看到了骑在马上看着自己的柳承志。
“这是谁家的女娃儿,生的如此标致,莫道是这梨花树成了精不成。”
“登徒子!”只见那姑娘一跺脚,拿了风筝,提起地上的一篮野菜,转身跑开。
“公子,莫要和那村姑调笑了,快来帮……啊……帮忙……”荣木一个人抱着车轮,偏那拉车的畜生又不听话,让它往前它要往后。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