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居然被抢了风头!(下)(2/2)
崇祯元年(1628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明思宗朱由检即位,王在晋得以入朝为兵部尚书,王在晋十分怨恨孙承宗,于是极力诋毁孙承宗以及马世龙,阻拦孙承宗的出仕。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先前为魏忠贤建立生祠,又擅自与清军讲和,后来为了议和又设计矫诏将牵制清军的东江毛文龙杀死,将登莱巡抚袁可立积数年之力经营的海上防务瓦解殆尽。同年十一月,清军大举进攻,从大安口直取遵化,快要直逼都城。朝中大臣奏请朱由检应该召来孙承宗。于是朱由检下诏仍以孙承宗原来的官职兼任兵部尚书去驻守通州。孙承宗入宫后,朱由检在平台召见,问孙承宗的退敌策略,孙承宗说:“我听说袁崇焕驻守蓟州,满桂驻守顺义,侯世禄驻守三河,这是防守的好策略。但又听说尤世威回昌平,侯世禄驻守通州,有些不合时宜。“朱由检问:“你打算守三河是什么意思?“孙承宗说:“守三河可以阻止敌人西奔,遏制敌人南下。“朱由检觉得孙承宗的计策很好,又问:“那又要怎么保卫京都。“孙承宗说:“在危急的时刻,不能让守城人忍受饥饿寒冷,整备好军备,犒劳将士们,巩固人心。“孙承宗的计策朱由检都觉得很好,于是对孙承宗说:“你可以不去通州,就在京城总督内外军务,运筹帷幄。“于是孙承宗让首辅韩爌修筑关防,又亲自到都城各处巡防,第二天半夜,朱由检突然传旨让孙承宗去守通州。孙承宗于是领二十七名骑兵出东便门,直奔通州,与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固守通州。但不久之后,清军绕道直逼京都,孙承宗于是派遣尤岱率领三千骑兵支援,派遣刘国柱率领二千兵马与尤岱回合,调三千密云兵驻守东直门,五千保定兵驻守广宁门,又派人收复马兰、三屯二城。
同年十二月,袁崇焕因一系列罪行被下狱,将领祖大寿在城外与清军作战时被自家军队用炮石砸击,祖大寿进退两难,与副将何可纲率领五千人往东溃走。孙承宗得知后,急忙派遣贾登科带着自己的书信去抚慰祖大寿,又派石柱国抚慰其它将士。祖大寿却不为所动。但孙承宗也认为袁崇焕有罪,但仍然上书朱由检,力保祖大寿,说祖大寿不会真的反叛。孙承宗又派人让祖大寿上奏章说明自己为什么往东溃逃,祖大寿于是向皇帝朱由检上书,朱由检非常高兴,不怪罪祖大寿。而辽东将士大多马世龙部曲,朱由检命孙承宗移镇关门,溃逃的将领听闻孙承宗与马世龙到来,才安心回归。
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占据遵化、永平、迁安,又分兵攻取抚宁,抚宁是史可法在守,清军攻取不下,又转攻山海关,又攻不下,于是清军又攻抚宁及昌黎,可还是攻不下。而孙承宗抚慰溃军,祖大寿等重归于麾下,又有马世龙及四方援军,孙承宗又招募大量死士沿海守卫直达京师。
京都戒严后,全国各地来勤王的士兵多达二十万,在蓟门及京畿一带驻扎。马世龙于是建议孙承宗先收复遵化,但孙承宗认为遵化在北,容易攻取却很难守,不如收复滦州。计划好后,孙承宗于是令东西各营一起进兵。五月,祖大寿、尤世禄等攻克滦州,王维城等攻克迁安,孙承宗占据永平,谢尚政攻克遵化,清军溃败而走。皇帝朱由检于是加封孙承宗为太傅,再赐蟒服、金币等,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
孙承宗手书澄海楼匾额崇祯四年(1631年),孙承宗巡视松山、锦州等,上书朱由检关内外政事,朱由检全部采纳,又加孙承宗太傅,兼领尚书的封路,子孙世袭尚宝司丞,又赏赐蟒服钱币等。
同年七月,因先前高第尽撤宁锦防线,右屯、大凌河等城被毁,孙承宗派人对其进行重新修筑,但不久之后清军却突然来围攻。孙承宗赶赴锦州,派遣吴襄、宋伟前往救援,而辽东巡抚邱禾嘉多次改变出师的日期,导致吴襄、宋伟在长山被清军大败。十月,祖大寿投降,大凌河刚被修好就被损毁。朝中大臣于是责怪孙承宗修复旧城导致失败,丧师辱国。孙承宗于是以病请辞。而后孙承宗在高阳城回乡居住。
满门壮烈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大举进攻,十一月,进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初学集》[39]、《明史》[40]及民国版《高阳县志》等均持此说。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孙承宗时年七十六岁。朱由检闻讯后哀伤悲叹,命有关官员从优抚恤。[41][42]
弘光元年(1644年)九月十三日,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赠孙承宗太师,谥号“文忠“。
清朝乾隆年间,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追谥孙承宗“忠定“。
人物评价
朱由检:1汉则孔明,唐则裴度。2旧辅孙承宗前劳难泯,死义更烈。[44]
夏允彝: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而武臣如刘綎、杜松、满桂、祖大寿、吴三桂,其最着也。[1]
钱谦益:惟公之立人本朝,志在于正朝廷,清宫府,杜私门,破朋党。譬诸青天白昼,横目四足,皆仰其清明,而秋霜夏日,善人君子,亦惮其凛烈。小夫壬人,不寒而栗,视以为骨仇血怨,生挤而死排之,固其宜也。[2]
张廷玉:承宗以宰相再视师,皆粗有成效矣,奄竖斗筲,后先齮扼,卒屏诸田野,至阖门膏斧钅质,而恤典不加。国是如此,求无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
汪荣宝:明自用兵以来,督师者如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辈,皆以盖世之才,能称其职;而诸将委身许国,效死不屈者亦前后相望。[3]
蔡东藩:熊廷弼、孙承宗二人,为明季良将,令久于其位,何患乎满洲?廷弼可杀,承宗可罢,镇辽无人,满军自乘间而入。明之祸,满洲之福也。虽曰天命,宁非人事?[4]
相关争议
孙承宗曾因王在晋在八里铺修筑新城一事去巡视辽东,就蓟辽防御事与王在晋展开了激烈辩论,但辩论过程却有两个版本,据《明史》记载,辩论结果是王在晋无言以对(见人物生平),但据《三朝辽事实录》记载,结果是孙承宗无言以对。[8]
个人着作
《高阳集》
孙承宗于崇祯四年归乡,在高阳县居住,将自己所作的诗赋收录编成《高阳集》。
《车营扣答合编》
孙承宗遗留的军事着作有《车营扣答合编》。这是他在督师蓟辽,经营辽西防务时,筹划反攻辽东与其属下讨论军事问题的记录整理而成的。全书共一百零八个问答,由《车营总说》、《车营百八扣》、《车营百八答》和《车营百八说》等四部分组成,通过问、答、说、图等对车营编组方法、营阵布列、行军作战、后勤保障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很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与各兵种的协同动作。如说:“用车在用火“,“用火在叠阵“。所谓“用火“即是发扬火力;所谓叠阵即步、骑、炮重叠配置,彼此协同,长短相补。
战斗队形也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圆、曲、直、锐等各种队形,向人们展示了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步、骑、炮等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雏形,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车营百八答》则多出自赞画鹿善继、副总兵官茅元仪等人之手。当时由于保密,未能全部刊行。清同治七年(1868)才汇刻成书,四卷,7万余字。
万历对这位历史牛人可是非常地钦佩,智、忠、勇、义都具备的人,世间不可多见,于是大叫一声:“孙承宗孙爱卿可在,你来说说吧。”可能是万历中气太足,声音过大,一下子把这个孙老头给吓到了,“扑通”一声,孙承宗从人群中连滚带爬地出来了。“臣孙承宗叩见陛下”孙老头战战兢兢地说道。“老孙头,不用客气,朕知道你是大忠臣,免礼,平身。”万历一时嘴快,居然说起了大白话,不过大白话好呀,以后就用大白话,那些文言文太费劲。
孙承宗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万历皇帝突然说起了大白话,不过说自己是大忠臣,听了还是挺高兴,起身道:“万岁,臣对建奴的情况也是道听途说,如果说得不好请圣上原谅。臣以为建奴虽强,但也不是没有弱点,比如说建奴长于野战,但短于攻坚;长于骑射,但短于车阵;长于兵刃之利,却短于火器之术;长于单兵之强,却短于兵源之寡。目前要做的最紧要之事乃是加强城防,只要将各军事要地的防卫之事做好,估计三五年内建奴也无法伤及我大明之根本,然后利用这个时间加快练兵,相信几年后我军有能力与建奴进行野战,到那时再出手教训建奴为时未晚,所以,对建奴用兵之事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嗯,孙爱卿所言极是,但目前有一紧急军务要处理,国师,你来说吧。”万历转头对灭绝说道。“是,陛下,臣近日观察到,建奴大军调动,似有攻我抚顺之心,希望万岁早做准备!”灭绝道。“估计是努尔哈赤这个老建奴野心爆发了,国师你以前答应过朕,能让我有时间处理土地问题,现在看你的了!”万历看着灭绝国师露出无耻地笑容。“是,陛下,臣一定阻止老奴!”灭绝心道,这个死蜗牛,就知道拿这个来说事,但是为什么我一看到他那无耻却还灿烂的笑容就没点招架之力了呢,不会是我的身体哪里出问题了吧。
此时,首辅方从哲出列,说道:“万岁,既然国师法术天下无双,为何不直接让她灭了建奴,一劳永逸岂不更好”“说的对呀,我们也是这样想”许多大臣也随声附和道。“荒谬,你们以为国师的法术能够随便使用吗,施法会影响她的寿元,而且只想依靠别人不劳而获,你们不觉得羞耻吗,国家养你们干什么吃的,按这样说的话,以后我只要国师一人就行了,你们都回家算了,是不是呀?真是一帮寄生虫。所以,不是关键时刻不能轻易动用国师的法术,你们听明白了吗?”万历道。灭绝心中好笑,这家伙还真能忽悠。
“原来如此,臣等愚昧无知,请陛下和国师恕罪!”众人齐声道歉。
“还有,建奴现在已经尾大不掉了,以后誓必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为了体现我大明上下誓灭建奴之决心,朕准备实行先军政治,简单说就是大明现在开始,一切以军事建设为重心,其他方面要为强军服务,大家听明白了吗?”
听到万历这个决定,本来文官们是不大愿意的,但是今天一连串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一时没法消化,很多文官的胆子都快被吓破了,另一方面建奴的情形的确让人不敢掉以轻心,而且古代人迷信,有个这么逆天的国师给万历撑腰,有的人真以为万历是天命所在,今天还是暂时不反对吧。
万历一看大家没有反对,非常高兴,于是宣布退朝。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