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科举(2/2)
接过史箴呈上来的名单之后,凤九渊并没有立即看,而是名思菊将名单录入影盘。就问史箴:“本次春闱一共录取多少名士子?”
“回禀皇上,一共录取士子三千一百零九十二名!”
这个数字与自己所统计的出入很大,差着五百八十四人之多。但凤九渊没有声张出来,他也知道每次大考之后,大主考和副主考会将考生的考试情况作出相应的微调,保证录取的士子数字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考得好的多,那录取标准就相应地高了,如果整体考得都不好,那录取标准就会低。纵观历届春闱,最低的取中名额都不会少于三千,而按上次的标准来评审的话,录取的人只有两千六百多点。史箴他们根本总体情况进行微调性的录取也是詠该当的,毕竟这也是朝廷委他们为主考官的职责所在。
“还不知三千两百名?够少的嘛!”
“是不多。毕竟此次参加春闱的士子就不多!”
思菊将名单录入影盘之后,递还给了凤九渊。凤九渊展开一看,见列在最前面的就是会试前十名,分别标注清楚了他们的年龄、籍贯等信息。按在第一名叫会元,会元纵然未必就会成为状元,但能取在榜首,也是极大的荣耀了。凤九渊指着第一名的‘归绪伦’道:“这个归绪伦可是前任吏部尚书归夷仲家的人么?我记得归夷仲也是凤阳道梁州人氏,对吗?”
史箴道:“回皇上,归绪伦和已致使吏部尚书归夷仲虽都是梁州人氏,但却是同宗不同族。臣查过资料了,归绪伦家上溯六代才和归夷仲家族沾亲!”
凤九渊嗯了一声,道:“六代,那可是够远的了!把他的卷子调出来我看看!”后来这话显然是对思菊说的。
第二、第三名都没什么问题,第四名姓杨,杨勇,山西道济阳郡人氏。看着这地名,凤九渊当即一怔,问道:“这个杨勇也是济阳人么?我可是记得国丈的封邑就在济阳,他莫不成也是凑巧姓杨了?”
史箴道:“回皇上,杨勇是济阳公杨大人的幼子,也是当今皇后的嫡亲弟弟!”
凤九渊啊了一声,道:“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小舅子?”问道:“皇后的幼弟么?怎么没听她说起过?”也没待史箴回答,就又让思菊把杨勇的卷子也取出来给他。
前前后后,他一共要了十份卷子。随了归绪伦和杨勇的,其他全是随机抽取的。摆在十份卷子之上的是思菊才拿出来的汇总。
事前他依据上次春闱的标准评审出来的二千六百零八名士子全都被录取了,无一人遗漏。而多出来的这五百八十四名显然是主考官们见录取名额太少,又递次增录上来的。
见是这个结果,凤九渊心里立即就有底了,暗说:“看来此次的评审阅卷还是很公道的!”便对史箴道:“好了,去放榜吧。”
史箴见皇帝没有异议,也是松了口气,拿起名单,匆匆地去了。
凤九渊抄起归绪伦的卷子,见全是用古文写就,当即就一阵头疼,道:“又是高级知识份子的玩意,可难住我了。来,你给我翻译一下!”便递给了思菊。
思菊接过,先是默看了一遍,才按归绪伦的意思给翻译了过来。
凤九渊一开始还怀疑这个归绪伦之所以被取在了会试第一名,是不是沾了归夷仲的光,可以听完了思菊翻译过来的《偷题》一文之后,便点头道:“好,这个题破得好:偷的不是题,偷的是朝廷纲纪。立意好,写得也好……”
思菊笑道:“哟,看你这样子,貌似很懂文章了?”
凤九渊道:“我不懂斟字酌句,我只取其意,取其神。意高、神足,那就是好文章!”
思菊白了他一眼,继续翻译起了第二篇。
第二篇和第三篇在总体上而言延续了第一篇的风格。在对朝廷机构改革之上,归绪伦的意见较为保守,用思菊的话来说,归绪伦只是站在了一个读书人的角度上对朝廷机构的改革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未见高明,但却很实在。谈到为官为吏的事情上,归绪伦也没有夸夸其谈,大喊口号,而是就官吏的职能作文章,把他的理想和抱负进行了一番阐述。虽说不如第一篇文章出彩,但是厚重踏实,气韵沉雄,极具大将之风。
凤九渊想了想,觉得若是让自己来选,恐怕也会把这个归绪伦点为头名。毕竟朝廷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干事的官员,而不是那种自诩惊才绝艳,只会夸夸其谈的‘国士’!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