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一届军事中央巡视组(1/2)
大明的军队建制是卫下辖千户所,千户所下辖百户所,百户所下辖总旗,总旗下辖小旗,小旗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而所有军地中的军卒都是实行世袭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军队的忠诚度,战斗力,以及数量。可惜后来慢慢崩坏,卫所制的军卒都成了那些将领的私奴了。
如今的大明全国共有394个卫所,其中有65个守御千户所是独立建制不受卫的约束的。它们一般都分布在要害地区或两卫之间无法衔接的部位。
通常情况下,一卫统辖五个所,兵员在5600人;卫的指挥机关叫“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卫镇抚二人,从五品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正八品吏目一人,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一人,各司其职,逐级负责。
一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兵员1120人;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所镇抚(镇抚是专管军纪的官员,百户缺员时可代百户行使职权)二人,从六品吏目一人,与上文提到的65个独立的守御千户所的官兵配置大体相同。
一个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兵员112人;百户所设正六品百户一人,从六品试百户一人。总旗下辖五个小旗,兵员56人;小旗管辖10名士兵。
而卫和卫也有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所有394个卫所中,可分为内卫和外卫两大类。
外卫的管理机构叫都司,省级管理单位叫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明初按地域划分都司使司23个,所辖卫所347个,分别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即前后左右中五军)直辖于兵部。
内卫分京营和亲军都护府,京营又分南京京营和北京京营,共设卫35个,主要负责京师的守备;
亲军都护府设卫12个,主要负责皇宫的守卫、皇帝的护驾等项事宜,亲军都护府由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大臣统辖,不受兵部领导。
亲军都护府的第一卫叫锦衣卫,下辖17所,主要负责皇帝出行的护驾、护卫、仪仗和皇帝交办的缉捕刑狱、密侦查抄等项事宜。在锦衣卫中由皇帝钦典忠诚奉守,武功高强者180人为带刀侍卫,用以守护皇宫大殿,时刻不离皇帝左右,享有无尚的权利。锦衣卫同内务府的太监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上各卫所的隶属关系和统辖规模在太祖去世后的历代继承者中,根据个人的需要都有很大的变动。不是一成不变,但是变动也不是很大,有变动的地方也都是以边境或是京师为主。
上述提到以守御为目地的军队建制如果遇到大规模的战事时,则由皇帝亲自点将称“大将军”一名,“副将军”多名,由兵部酌情征调各卫所由指挥使和正千户分别带队集结从征,战后官军各回其卫所。
在卫所中占压倒性多数的是分散设置在大明全境的外卫,也就是都司卫所。在和平年代外卫的职能是:戍军(从事戍守城池、巡逻和海防),屯军(从事军屯之耕作),运军(从事运输通讯),班军(轮流上京城执行勤务的番上和轮流在边境执行勤务的番戍)等。当然,根据卫所所在地具体情况的差异,有的以戍军为主体,有的以军屯、运输和执行勤务为主等等多种多样。
明朝禁卫军指驻扎京师以卫京城之军。明太祖定都南京,集全国卫军精锐于京师。遇兵事以京军为主力,抽调各地卫军为辅。洪武中有留守等四十八卫。永乐迁都北京后,以京师置于国防前线,成为全国的军事中心,增为七十二卫,并定制立京军三大营,就是明朝前期着名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永乐八年(1410),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称五军营。除统领在京卫所外,还统领每年从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各都司轮番到京师操练的兵士十六万人。三千营以边外降丁组成,分为五司。神机营专用火器。永乐时,征交址,得火器法,立营肄习。提督内臣、武臣、掌号头官的设置同三千营。
皇帝亲军共26卫(不隶属五军都督府):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以上12卫,洪武时设置)。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以上10卫,永乐时设置)。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宣德八年设置)。锦衣卫:掌侍卫、仪仗、缉捕、刑狱。旗手卫:掌旗鼓、守卫。府军前卫:统领幼军(补充兵)。金吾、羽林等十九卫,掌守卫巡警。腾骧等四卫,掌随驾护卫。
明代的军制,继承发展了唐、宋、元三朝的兵制特点,建立了卫所制。明代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的卫所极其庞大复杂,分为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其中又有屯垦卫,驻守卫、戍军卫和护卫。全国的卫军人数多达二百余万,在明中后期都超过了二百六十万。
亲军上直二十六卫,分别是: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以上旧为上十二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武功中卫、武功左卫、武功右卫(此三卫为军匠,隶属工部管辖)、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已上俱不属五军都督府管辖。
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既有在京的也有在外各省的,其中左军都督府在京管辖:留守左卫、镇南卫、骁骑右卫、龙虎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六卫。在外下辖浙江都司十六卫、三十八个千户所;辽东都司二十五卫、十八个千户所;山东都司十九卫、十六个千户所、三个仪卫司、三个群牧所。
右军都督府在京管辖留守右卫、虎贲右卫、武德卫三卫。在外下辖直隶都司一卫,陕西都司二十八卫、十六个千户所、三个仪卫司、三个群牧所。陕西十二卫、三个千户所。四川都司十一卫、十个千户所,二个仪卫司、一个群牧所。广西都司十卫、二十三个千户所、一个仪卫司。云南都司二十卫、二十个千户所。贵州都司十七卫、十二个千户所。
中军都督府在京下辖四卫,在外下辖直隶都司二十六卫、十六个千户所、中都(凤阳)七卫、一个千户所。河南都司十二卫、六个千户所、七个仪卫司、四个群牧所。
前军都督府在京下辖三卫。在外下辖直隶一卫,湖广都司二十七卫、三十三个千户所、四个仪卫司、三个群牧所。湖广七卫、九个千户所、三个仪卫司。福建都司十六卫、二十个千户所。江西都司四卫、十一个千户所、三个仪卫司、二个群牧所。广东都司十五卫、五十一个千户所。
后军都督府在京下辖二十卫。在外知直隶三十四卫、十二个千户所。河北都司二十三卫、八个千户所。山西都司九卫、九个千户所、三个仪卫司、三个群牧所。
如今经过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战以及后来的京师保卫战之后,大明的军队损失惨重,且大多数都被抽调聚集北京,参与京师保卫战。地方卫所除了边防重镇以及要害区域外,大部分卫所都已经能所剩兵员不多了。
而之后的军事改革,则是直接将两京,既大明京师北京以及旧都南京的所有侍卫亲军全部裁撤干净,包括南京北京35卫,亲军都护府12卫包括锦衣卫以及京师三大营在内一个不留。
各地都司23个,所辖卫所347个也在这一次的新军移镇中有很多被直接取消,其中就包括由原左军都督府管辖的浙江都司的几个卫所,山东都司三个卫所。原右军都督府管辖的陕西都司,四川都司以及广西都司的几个卫所。原中军都督府管辖的直隶都司,中都(凤阳)七卫、一个千户所。河南都司等卫所。
前前军都督府外辖的直隶一卫,湖广都司,福建都司。江西都司四卫,广东都司等若干个卫所;以及前后军都督府外辖的直隶三十四卫、十二个千户所。河北都司,陕西都司等共计裁撤卫所近60个,裁撤兵员大约在三十四万左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