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边境三关(1/2)
此时的并州与幽州,乃是整个大汉的东北屏障。
早在开战之前,刘协就仔细的看过这附近的实际情况,并州山水纵横,四周民风彪悍,战国时期,赵国地域没有那么宽广而且还几处受敌,都能与秦国周旋,最后要不是战略性失误,说不定还能形成双雄对峙的局面,正是因为民风与地势的原因。
若是地势,当说起并州附近的三处雄关。
第一处,就是现在刘协准备前往的雁门,此处有一处险要关口,名唤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代郡以北约50里处的雁门山中,乃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3丈,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吕氏春秋》称其为天下九塞之一。
大军慢慢行驶,前方道路越来越陡峭,巍巍恒山如同一条巨龙,盘旋在众人眼前,沿着雁门郡与代郡之间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关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之上。
临近山脉之地,马车已经有些崎岖。
刘协与郭嘉、荀攸一并走出车驾,然后骑马并行。
荀攸博览全书,指着前方对刘协说道:“主公且看,前方就是雁门山,也有人称之为勾注山。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这些民间传闻,倒有些夸大其词了!”刘协呵呵一笑,虽然雁门关十分险要,但是也没有到能阻挡大雁飞过的程度,但是这些传闻,足矣证明对雁门关的重视。
又经过半日功夫,终于来到关下。
此时大军已经有些疲倦。
再抬头上看,雁门重关,山峦在云间浮现,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