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倾国之女(三)(2/2)
然而,隆光帝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却不料人算不如天算,终有疏漏,在他过分地怠政和慵懒之下,上行下效,下面的中央官员没了上级鞭子的督促,也就懒散了下来,这些中央官员懒散了,中央政策的执行力自然就没那么坚决了,原本被中央监督的地方势力顿时压力一松,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更要命的是,不知不觉间,蛮族的力量已经在多年绥靖下不断恢复,并重新强大起来,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威胁更是大大超出了隆光帝的预估,也就成了隆光之乱的直接爆发源头。
很长一段时间内,北方草原彪悍凶猛,又有着极强机动力的蛮族一直是耀朝的生死大敌,三道雄伟漫长的国土防线就是为了应对这些可怕的野蛮战士而设立,在这个巨大外患的压迫和刺激下,耀朝数百年如一日地励精图治,国力不断强大。
终于,从武德帝开始,耀朝展开了漫长而坚决的三百年反击战,历九朝天子,至隆光帝的爷爷太治帝时期,北方草原的蛮族们终于在这种连续不断的打击下不复辉煌,不仅作为草原蛮族部族共同拥护的王庭圣地成为了耀朝大军经常光顾的观光地,更是在耀朝种种分化拉拢、借力打力的手法下,重新陷入了部族分裂的漩涡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草原部族在残酷的内战和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充满绝望,不得不尝试依附千年世仇的耀朝,以求苟延残喘。
而耀朝君臣们对于蛮族的投降却没有拿出斩尽杀绝,以绝后患的方略,而是充满喜悦的接受。
一方面,这是出于皇帝、贵族们的虚荣心,以此展示耀朝的强大和宽容,达到满足自己,宣威周边,万邦来朝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有当时朝廷对于现实问题的考量。
当时耀朝虽然在战争中取得了绝对优势,可是北方边患并未彻底解决,草原上的野蛮人像是野草,割掉一茬,总会有新的一茬从远方游牧迁徙而来,烦不胜烦,也加大了北方军费开支等问题,是耀朝沉重负担。
既然如此,让那些归附蛮族挡在耀朝北疆,充当缓冲屏障,似乎是一个好主意,这么一来,不用耀朝军人去死战就能获得一定的边境安定,又能减少耀朝财政支出,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还有一帮利益集团在这方面有诉求。
耀朝与草原虽然连绵战乱,跨度长达数百年,可战争也是最好的交流机会,其中有无数商机,早就有胆大妄为的家伙们从此处下手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