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必然的妥协(1/2)
正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伸。
一切的战争都是因为政治矛盾不可调和出现的产物,一切的政治矛盾,在根源上来说,都源于经济问题,或者说利益问题。
所以,当人们回顾曾经发生的战争时,总会发现,其中夹杂着许多怪异的地方,让战争研究者们皓首穷经,也不得其解。
比如隋炀帝征高句丽,明明隋文帝杨坚给他留下了丰厚的帝国底蕴,开皇之治的遗泽甚至到了唐朝都还在惠泽中原。
刚刚二世而易的隋炀帝,还继承了隋朝开国悍卒,灭国强军,军事实力便是北方突厥也麻爪不已。
再加上此时的隋朝可谓如日中天,周围诸国诸族大部宾服,国际外交环境对其极为有利,一声令下,有许多附庸国的军队也得听从调遣。
可以说,隋朝本钱雄厚得令人发指,优势巨大到根本让人想不到怎么输,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对于高句丽完全是碾压级别。
可是……
隋朝就是败了!还不止败了一次!最后,更是因为征高丽失败,导致帝国解体,二世而亡,成为了历史课本上的反面教材,被人嘲笑了千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非常复杂,也极为繁多,但说到底,征伐高句丽虽然是战争举动,但引发这场战争的却是一个国家对战略层面的考量,是一个政治问题,东北方向的高句丽不除,对于隋朝就是一个战略隐患,而且高句丽所占之地乃是华夏故土,隋炀帝既然成为中原天子,就有收复故土的天然职责。
而征伐高句丽,对隋炀帝来说,肯定还有其他政治考量,比如:削弱门阀势力,中央集权,确立天子对军权的绝对领导权等等。
毕竟,隋朝建立于五胡乱华基础上,而五胡乱华说是五大胡族祸乱华夏,不如说是汉朝后逐渐形成的世家门阀为了自己的利益,祸乱了华夏。
因为根据得利者既施害者的原则,从最后的结果看,五胡不过是华夏大地上的过眼云烟,真正得利的还是那些世家门阀:
五胡进入中原,发展壮大,是源于这些世家门阀的绥靖和纵容,最终导致了胡乱爆发,万民哀鸣;
五胡屠戮基层汉民,导致大量田地被荒废,最后却被这些世家门阀统统收入囊中,成就了千年世家的底蕴;
五胡破坏了中原自先秦以来的精密监督制度,仔细查看史书就会发现,在先秦、两汉时代,哪有什么皇权不下乡的说法,不提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恐怖的全国动员能力,就说两汉对匈奴的连番大战,没有得力的基层控制体系,怎么可能在封建时代完成那么庞大精密的国家动员?
到是这些世家门阀到了隋朝的时候,一个个都是人丁鼎盛,兼并的土地田连阡陌,曾经先秦、两汉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极为深入的基层领导模式却被破坏殆尽,华夏正式进入了“皇权不下乡”的时代。
由此可知,五胡乱华,哀鸣的是底层草民,他们的田地、财产、妻女,乃至自己的生命,都在混乱中丧失殆尽,到是世家门阀们这人血馒头吃得脑满肠肥,成了华夏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毒瘤,所谓五姓七望之流,不过是残害汉民得以成形生长的怪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