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谁主沉浮 五四章 共和启示(2/2)
叶坤进到李易办公室,就开始感叹李易的俭朴。
室内除了桌椅和笔墨纸砚,没有什么美玉陶瓷类精美摆设,就连高官显贵屋角必摆的几个大瓷瓶,娶个四平八稳之意的东西都没有。
叶坤留意到,李易亲自给叶坤沏的茶,也不过是普通六安瓜片。这让叶坤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才是为国为民的典范啊。
其实,叶坤是来晚了,如果一个月前来,李易喝的茶就是杭州明前极品龙井,屋内小摆设,都是大家选送来的精品。可惜廉政部一成立,李胜文就拿李易开了刀,硬说查实李易受贿了一万两银子。
李易是一个对钱没有什么特殊印象的人。到他这个级别,前呼后拥的,哪用得着自己买东西,他自己也不揣钱。他每月是有工资的,都交给任月保管。
李胜文一说要罚他款,李易当时就表态: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俺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
李胜文从李易这要不出来钱,这难不住他。他就直接去找任月要。
当天李易回家,就心情忐忑。果不其然,被任月抓住一通数落:“你说你这么大人了,都干的什么事?腐败了一万两银子,东西都哪去了?我咋没见到?”
李易小声解释道:“都大家拿来的,然后放办公室那,谁稀罕谁拿走了啊。谁知道李胜文这小子这样较真。”
任月点着李易额头道:“那你能惹能搪,自己还款啊,让李胜文追家里来要,你也好意思。这回好,你的工资几年都不够,还得从家里倒贴。有你这样上班的吗?你可长点儿心吧。”
李易慌忙表态:“放心,以后坚决不收别人东西了,安心攒钱。绝不让你倒贴。”
任月一下眉毛都竖起来:“谁倒贴你了?你,你乱说话。”
李易慌忙道:“不是你,是我倒贴。”
任月更怒。
好说歹说,起誓发愿,任月才放过李易。
别说,从那以后,大家都知道,进李易的办公室是不能拿东西进去的,就算你东西不是送给他的,可是你带东西进去,整个谈话过程,就不要指望李易有好脸色了。
好在叶坤是两手空空进来的,李易满面春风,请叶坤落座,把青瓷茶杯放在叶坤手边,自己也坐在叶坤身边道:“先生不远千里来到上海,是有什么事情吗?”
李易后世去过岳麓书院,这一世又听薛通介绍过岳麓书院,对岳麓书院务实严谨的学风很是赞赏。虽然薛通最后黑了自己一下,不过他觉得薛通只是想错了救国方向,错以为获得了他的巨额财富,就可以挽救濒临崩溃的大明。对薛通的母校岳麓书院并没有什么反感。
叶坤道:“李司令不要叫我先生,倒是老朽要叫你先生。您编写的黄浦军校教材,我是偷学过,写的好啊,我很有些心得。”
李易道:“先生谬赞了,我年轻识浅,自编的教材也是形势所迫,错漏难免,倒是让先生见笑了。”
叶坤道:“司令大才,岂是凡人可管窥蠡测?我读司令写的世界史部分,就有一心得,想找司令请教一二。”
李易道:“您的书院规定,不是秀才以上,一概不纳的吧?您也知道我就一童生出身,能得叶山长指教,求之不得。何谈请教二字。”
叶坤叹道:“后生可畏啊,难得司令如此大才,还如此谦虚。我看你写西方一些国家,国家采用的是共和国体。比如那个荷兰,就在世界历1581年成立荷兰共和国。您评价说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等各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这个共和国体,我感觉很有意思。”
李易可有些吃惊。
他万没想到在大明这样封闭的君主集权国家,一个老学究,居然能认同共和。这和插旗反了也没差多少,深究起来,就是杀头的罪。
更何况中国读书人,向来的理论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共和国体,为什么会在读书人的代表人物,四大书院的山长这里,得到了认同呢?
李易在世界历史里,并没有推崇荷兰共和体制的意思。按李易想法,君主集权和共和,很难说哪个国体更好。
如果有了明君,那么君主集权最好。
看看中国历史,无论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是先有明君,然后有贤臣,最后天下大治,进入一个辉煌时代。
君主集权的国家,遇到明君执政,发展速度远不是什么互相制约的共和国体所能比拟的。
那么会不会先有贤臣,再有明君呢?当然没这个可能。贤臣也许一时得势,可是昏君最终会重用佞臣,把贤臣踩到脚下。既然是君主集权,贤臣遇见昏君,就不会有好下场。
叶坤会对共和有感触,那是因为明朝遇到了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国君,不仅在位时间长,不上朝时间也长。国君不死,又没有换人的道理。大明终于由盛转衰,千疮百孔了。如果有了共和体制,这样的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国君,早就可以换人了。
这万历帝实在是把老实厚道的知识分子逼急了,居然看共和国体顺眼起来。
李易道:“我只是照本宣科,把西方历史实录,这国体可不是因为有意思,就可以随便更改的。咱们大明要改变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君主集权制,那得掉许多脑袋,流许多血。人们的忠君想法,不会一夜之间就转变。”
叶坤连忙摆手,解释道:“我又没说在大明改,我觉得,可以从您开始,试验着来。您这商人话语权高,您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商人,在您这施行共和,不是很好吗?”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