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银元(2)(2/2)
宣德七年(1432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5文。
正统九年(1444年),米价涨到宝钞一百贯,宝钞已不能通行,即使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正因为如此,到了正德年间,朝廷才会废除了大明宝钞。此后,朝廷再未发行大明宝钞。”
信王对此颇有些研究。
董宣武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的确如此。大明宝钞在发行的过程的确有很多不妥之处,这也是导致大明宝钞最终消亡的原因所在。
不过,从洪武年间存活到正德年间,中间长达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来,大明宝钞能够存在下来,说明大明宝钞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完全说是恶政。
咱们来分析一下,大明宝钞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也许能从中找出一些经验与启发来。”
天启皇帝和信王爷知道董宣武要开始显露真本事了,两人聚精会神地望着董宣武,一副好学生的样子。
这种被皇帝和王爷景仰的感觉,董宣武十分受用。
略留出一点时间给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俩思考了一会儿,董宣武接着说道:“先说大明宝钞的成功之处。
首先,宝钞印制的成本低。
其次,比起金银和铜钱,宝钞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再次,宝钞上标注了数额,虽然这数额不靠谱,但它的确能避免金银等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另外,宝钞也不存在成色的问题,支付时不像金银那样,还需要辨明成色、称重、剪切等手段,方便支付。
不得不说,相比起金银,宝钞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
再说大明宝钞的失败之处,大明宝钞的失败之处,臣以为有三点:
第一,大明宝钞本身没有价值。
宝钞钞面所标注的价值,不过是官府利用国家信誉强行赋予它的。所以,大明宝钞的最终破产,打击的是大明的国家信用,透支了国家信誉。
这也是这些年来,百姓不再肯相信我大明官府的原因所在。因为这些年来,我们官府的信誉已经几近破产了。
第二,大明宝钞缺乏合理的回收机制。
宝钞不像是铜钱,可以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说到底它就是一张纸,用久了,一定会破损、破烂。朝廷没有提供宝钞的回收机制,这意味最后收到宝钞的人将最终承受其损失。
从这个层面上看,当初的大明官府,就像是一个只借不还的无良债主。
第三,因为宝钞本身没有价值,这就让朝廷有机会可以无限制印制宝钞,无限制透支国家信用。致使市场上流通的宝钞越来越多,泛滥成灾,贬值极快,引起通货膨胀,逼着百姓不得不放弃它。”
信王眼睛一亮,忽然问道:“董兄,既然已经知道了宝钞的失败经验,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改进,重新再施行宝钞制度?”</content>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