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回天乏术(2/2)
祠堂里头聚集了宋村差不多所有的人,赤脚大夫姓章,平日里除了看些小毛病,没什么大的本事,倒是学识丰富些。章大夫说道:“年轻时,我哪儿都走遍了,这吸血活尸也不是第一次听说,除非附近有什么大的邪物出现才能活尸,但是哪有这么大片的。”
姬青禾立即想到鲶鱼精,说:“黄河泛滥是一条千年道行的鲶鱼精制造的,会不会这鲶鱼精死后造成了瘟疫?”
“这位姑娘似乎很有见地呀。”章大夫夸道。
“妖物与邪物不同。”王怀素的手不由自主地摸向颈项,其上是重新挂回去的护魂符,“古籍记载,棺材子、鬼面咒这等邪物才有可能诱发,不过数量少之又少。”
“啧啧啧,小伙子不一般呐。”熟练地捣好药,章大夫摇了摇头说道。
从章大夫那儿出来后,王怀素绷着脸,一言不发。姬青禾没有注意那么多,疑惑地问:“师兄,这活尸就不能寻出一个究竟来?”
“再想想吧。”王怀素语气平平,“你们先回去,我去走走。”
“早点回来。”
清晨,朝露未曦。王怀素不知不觉走到山脚的湖畔。一片娇艳的色彩缀在岸边,不知哪位隐士,在此地栽种下了颜色各异的月季,正值花时。
拽下脖子上的护魂符,王怀素深吸一口,丢到花丛中,闭上眼。
“舍得丢了?”白珞不知何时出现,将目光转向那片花丛。
“为什么要救我?”王怀素只觉得胸口空了一块,喃喃自语,“我不知道我师兄究竟在哪,而事实上,我也想知道。”
“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出现在凡间了。”白珞面容总透着三分妖气,怎么看也不像是仙人。“那鲶鱼精是月神未得道之时降服的,不料竟还有兴风作浪的机会;至于瘟疫,你也看出来了吧。”
王怀素尚未消化他的意思,白珞便已经消失。再看向花海,王怀素不禁有些埋怨自己的冲动,无论怎样,护魂符里必定还有端倪。
在花丛里头转了许久,王怀素还是没找到那枚护魂符,若再不回去,姬青禾定然会担心,只得作罢。
梧桐街的“鬼屋”里头住了不少病患,自从王怀素超度了它们之后,“鬼屋”其实早已名不副实。“咳咳,大夫,救救我。”一名病患口吐紫黑色血液,死死抓着年迈的孙大夫。
“哎呦,宋捕头,您快。”孙大夫立即大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情形了,医者仁心,却也受不住这煎熬。
那病人绝望地看着捕头将他捆在床板上,再不久,他便要随着那些死尸一样被抬下去焚化。没错,为了防止他们死后伤人,竟然不能留下全尸。
入夜,医馆里头还是此起彼伏的呻吟、惨叫。
“宋大人。”王怀素压低声音,“趁着晚上,我来看看,白日便回去。”
“王先生,你这……又是何必?”宋明镜看到来人,又惊又喜,支吾片刻,问,“晓芸她们还好吗?”
王怀素推开一间临时设的病间,道:“她们都好,倒是你。”
“我无事。”面对众多病患,宋明镜眉眼之中忧色重重,“但是,也有几个青壮之年的百姓染疾。”
药汁等味道糅杂在一起,王怀素口中默念咒语,眼前渐渐浮现出幽绿色的虚影,他掐诀杀死几只绿色虚影,透不过气的感觉稍稍缓解。
宋明镜看不见东西,只觉得王怀素动作奇怪。
“瘟疫不除,除这些病鬼又有何用?”说话的人穿着深灰色袍子,帽兜遮住头,连面上都蒙着黑布,体型高瘦。
病鬼产生,只得是极大的瘟疫。王怀素觉得这身音略有些熟悉,有想不起哪里听过。“阁下是……”
“我是孟暇,王先生认不出来了吗?”孟暇的声音沙哑了许多,他一边替人把脉,一边说,“王先生医术高明,可算举世仅见。”
听不出来这声音是喜是哀,也许什么都没有。一个小厮端来药后,孟暇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给行动不便的病人喂药。
王怀素不是滋味,没想到他还是知道了些什么,只好拿了一碗药,细细闻过,发现这些药总归治不了本。“孟先生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我欠他的,还不了;他欠的,就由我还。”孟暇平静地叙述。
把过一个人的脉象之后,王怀素也皱眉。
“大夫,救救我!”王怀素把脉的那人,迷迷糊糊地转醒,伸出一只干枯如柴的手,使出全身的劲起身,抓着王怀素的手臂。王怀素稍有些吃惊,起身忙说:“好,好。先容我查探一番。”
病人哪里管得了这么多,口中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狠狠在他手臂上咬了一口,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濒死之人会有的气力。
孟暇自然是看到了这一幕,取了一块纱布递给他道:“当心着被传染。”接着就去了下一个房间。
沈捕头绑住了那些人,无奈地说:“这些病人大都心怀不甘,还望先生见谅。”
绑好纱布,王怀素安慰道:“无碍,我先走了,疫病,我回去再想想办法。”王怀素早已知道,这场瘟疫,他也回天乏术。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