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正确答案(2/2)
“说得好!请坐!”语文老师看着白舒武低头开小差,走到白舒武跟前说;“白舒武同学,你来解释下这句话的意思。”
白舒武笑了笑,嘻嘻哈哈道:“老师啊,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啊!你问他去啊,我怎么知道啊!”
语文老师一听,恼羞成怒,但又担心这孩子又闹出什么大事来,便息事宁人道:“不知道什么意思就说不知道,知之为知之,坐下……”
白舒武哪里听进去,继续说:“这句话有三种断句的方法,一种是刚才郭小石娘娘腔说的,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另外两种断句法子。一种读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一读,意思就有了变化,与刚才一种读法的意思截然不同,意思变成了,对于老百姓,可以做的事情,让他们顺其自然自由地做,不可做的事情也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语文老师发现白舒武讲得不无道理,也就让白舒武继续讲下去,脸色也稍微温和了许多。
白舒武继续说道:“还有一种断句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两句话出自于《论语?泰伯》。结合原文前三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诗歌、礼教、乐歌是好东西,如果老百姓已经掌握这三样东西,就让他自由地发挥下去,如果没有掌握的话,就继续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这三样东西的重要性。”
这时候老师言不由衷地拍手赞道:“白舒武说得很好!其实白舒武想到这些意思,我们的前辈都想到了,只不过我们前辈的经过一番探讨,发现郭小石的那种读法更贴近孔子的意思!所以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白舒武冷笑道:“老师这么说,我就没话说了。”
毕竟是应试教育,白舒武也没有必要跟这个制度较真。白舒武之所以较劲,是看不惯老师说他“不懂装懂”!
接下来,语文老师话锋一转说道:“言归正传,我们回到课堂上来。上次第一次月考,韩小石考了全班第一,但作文分却扣了十多分。我统计了下,发现大家的作文普遍偏低。所以,这次我特地想在这节课讲下作文的写作方法。”
很快,白舒武迅速厌倦了这种依葫芦画瓢的讲课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讲课实在是太老套太古板,一边说作文的写作要则,却又说写作文要真情实感不拘一格;刚说作文切忌空洞无文一味说言道理,转过话题便指出写作文要逻辑清晰有条有理,等等。诸如这些颠三倒四、忽左忽右的话让人听起来很不知所云。
白舒武心里顿时想起了一个坏主意,准备要好好教训下这个自以为是的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文题“以森林被砍伐为背景,写出大自然需要呵护的主题”。
白舒武咬了咬笔,摇头晃脑地写出一首诗歌来。
这首诗不是白舒武首创,而是后世人所写的,白舒武只不过更改了一些词句,总的说来,白舒武记忆力不差,写得十分畅快,用行云流水来形容也不为过。
“老师,我写好了!”白舒武举手说道。
“好啊!让我看看!”语文老师快步走到白舒武面前,接过白舒武的作文本。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