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节 新任局长(1/2)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十一局原副局长朱茂上校刚刚接任三局局长职务就对1749机务台进行“随机抽查”,这在三局上下看来,完全在意料之中。
一些职务级别极高的军官还注意到,战司办公室下发的职务交接通知特别注明了朱茂的另一个身份:“中央军委前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保障组副组长,专办101部门事务。”
林指办公室各业务组均设有若干名副组长,一般由战区对口业务部门的主官或主要负责人兼任,但不“专办xx事务”的副组长一般只是挂名,不参与林指内部实务。与仅仅挂名“技术保障组副组长”的原局长邬思维大校相比,“专办101部门事务”、属于林指核心成员的现任局长朱茂上校显然更具有含金量。
除此之外,朱茂上校在调任战司十一局副局长以前,曾先后担任总参二部某研究所研究员、总参三部c局某处处长,位列中央军委外军防务研讨会议专家顾问组,是《简氏防务周刊》眼中的中国军方情报分析界“三驾马车”之一。
如此“大神”级人物亲临,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也让人无话可说。
揣揣不安的1749机务台上尉指挥长引路在前,面色严肃的局长助理何如中校随行于旁,朱茂上校走到1749号机务台指挥长席上,稍作停顿后,缓缓侧过身,面向左边那的那面墙。
他摘下军帽,托在手中,低头肃立。
墙上从左到右,挂着三幅大尺寸黑白照片。前两张分别是总参三部直七处原副处长陈邦、处长办公室原参谋兼1747机务台原指挥长高小乐;第三张则是七人合影,除了镶嵌八一军徽的大盖帽和衔级各异的硬式肩章以外,人体其余部位均作马赛克处理,连个清晰的体形轮廓都没留下,合影照顶端有军委一号首长亲笔书写的“谍战七勇士”几个字。
默哀完毕,朱茂转回身,戴好了军帽,隔着隔音玻璃扫视台下。
“四年了。那四年里,从直七处出来的情报,凡是可能递到军委首长桌上的,都会从我和我的同事们手上过一遍。我几乎每一天都在跟他们打交道。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勇气,历历在目。地上三分钟,地下四年……”
首长发表感语的时候,稍有点职场社交经验的部下都会选择做一个忠实听众。
或许是感到上任第一天的气氛不该这么压抑,朱茂很快回归了一名局长的本份,
“指挥长!”
“到!”
“挑一个待机组,准备模拟演练。”
“是。”女上尉拿起桌上的话筒,下令道:“c6组,模拟演练准备。”
悬挂在烈士遗照上方的扬声器回答道:“c6组模拟演练准备完毕。”
上尉指挥长将话筒,双手递给朱茂。
朱茂翻了翻上的模拟演练预案大纲,下令道:“12号演练案准备。”
12号演练案的内容,是模拟敌电侦部门,使用我军制式电台对指定的我军野战电台进行诱骗式呼叫。旨在检验该台的野战反侦测能力,并将检验结果和整改建议,呈报相关的通信管理部门。
“12号演练案准备完毕。”扬声器回答。
朱茂接过上尉递来的呼号表,报号道:“呼号k4465。”
“呼号k4465,收到………”
两分钟后,扬声器里再次回答:“呼号k4465,78122部队司6台。无回应。”
“呼号t3598。”朱茂继续报号。
“呼号t3598,收到……呼号k4465,78594部队27分队3台。对方回电……‘放马过来’。”
听到扬声器里的回答,上尉“扑哧”一下笑出声。
“查一下。”朱茂面无表情。
局长助理何如中校在战区信息系统里查询后,很快给出结果:“这个台,隶属于cb师ie团……据目前最新战报,位置在花莲市区内。朱局,这是个‘沦陷台’。”
何如中校闪烁的目光中,似有求情之意。
“沦陷台”是指现实中已被敌侦部门侦获并锁定的电台,而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上,锁定往往意识着消灭——唯一问题只是早晚而已。
“就算是沦陷台,也不能违反战场通信纪律。”朱茂面无表情,“如实记录,报通信部门吧。”
“是。”何如并未坚持。
朱茂放下呼号表,循着脑海中的记忆,又报了一个,“呼号d6078。”
“呼号d6078收到……”还不到两分钟,扬声器里的声音很快就回答道:“呼号d6078不存在。”
女上尉微微一怔。小心翼翼地拿起呼号表,快速翻查过两遍,表情笃定地解释道:“这个呼号的确不存在,首长。”
“再好好查查!”何如面色不悦道:“朱局不可能记错。”
女上尉再次查询后,想了想,“确定不存在。首长,呼号d6078会不会是‘二类电台’?”
“呼号不存在”的电台有两类:一、呼号有误;二、呼号正确,但因为职权限制,未列入呼号表。
呼号表不会有错,因为三局用于模拟演练的呼号表与战司信息化部实际使用的呼号表直接就是同一份。
那么就只能是第二种可能了。
在岛内活动的我军电台,并不仅限于战区机关及各级部队所属。譬如林指101部门、总参二部“红蜘蛛”部队、二炮驻台某观测站、统战部w字号部门等等这些单位的电台,就不是战司信息化部及三局所能接触的。从技术上讲,八司三局有能力侦测这类电台,但从纪律上讲,私自侦测这类电台的后果就是上军事法庭。
“是我看错了。”
朱茂笑了笑。手指在密密麻麻的呼号队列中停下来,点了点“78594部队司3台”(cb师司令部3号总机)所对应的呼号——“d6018”。
“d6018”、“d6078”,一字之差。
确实是首长看错了。局长助理与机务台指挥长对视一眼,松了一口气。
其实朱茂没有记错呼号。
三个小时以前,战区副参谋长王达明亲临101部门,要求朱茂亲自上机,向呼号为“d6078”的电台拍发了一份密电:
“杨:21时59分整会同副参谋长肖、林指特使木,准时开启特使所携之555号密令。林、王、伍。虎日。”
从内容上看,该电由林兰、王小平、伍用友三人联名签署,指定cb师代理师长杨希山接收,即表明该电是战区司令部下达给作战部队即cb师的正式命令。
按一般惯例,此类电文应由战区通信部门拍发。但是从原则上讲,在特殊情况需要时,只要收发双方事先约定,或在电文内容中明确注明转发关系,那么借用其它渠道收发电文并不违反通信纪律。在实际操作中,的确也有过部队因为电台损坏或出于避开敌台侦测需要而借用其它通信渠道拍发电文的先例。作为战区首长指定的命令转达人,战区副参谋长王达明当然有权力决定用何种渠道向作战部队转达命令。
问题就出在这里。
王达明提供的电台呼号“d6078”其实并不属于cb师,但虎日密电仍然明确了收报人是“杨”,而未注明转发关系。
即使最终,cb师通过其它渠道收到虎日密电,也会以收发程序不符合通信纪律为由拒绝执行。也就是说,这份不具备合法效力的密电根本没有情报价值。
不,它有价值!
它唯一的价值就是充当诱饵。
“局长,接下来要抽查哪个部门?”
“回局里。”朱茂打消了继续抽查的念头。
“那,我马上通知各部门主官到本部会议室集合。”
“先问问王副参谋长,他有没有空。”
“呃.......亏得您提醒。”何如拍了拍脑袋。
王达明作为第八战区司令部分管情报工作的副参谋长,是战司二部、三局、十一局等二级部局的工作汇报对象。虽然“战时一切从简”,战司机关没有派人下来主持任免职命令宣读大会,而是通知朱茂、邬思维二人自行交接,但局长上任第一天召开的局务会议,怎么也得邀请上级分管领导露露脸,讲讲几句精诚团结、继往开来之类的话。至于王达明自己要不要“从简”,那就另当别论了。
去车库路上,二人再没有交谈。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