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五台山风云(1/2)
一天,白马寺的门前出现了一位身穿黑袍,头戴黑冠的人,这个人在寺门口踱来踱去,既不进去,也没有离开的样子,这人引起了一个小沙弥的注意。
他一边扫着庭院,一边观察着,心想:在门口走来走去的这位想做什么呢?
道士的装扮小和尚从没见过,那个时候道教和佛教还没有交集,小和尚没有离开过白马寺,所以他不知道门口的这位就是道教中人。
看了一会儿,门口这位穿着黑袍的人还是没有离开,于是他就跑到禅房,通知了竺法兰法师,这个时候另一位住持摄摩腾正外出讲经。
两位高僧来到洛阳后不久,就听说了道教,道教是木族里土生土长的一个教派,不过和佛教相比,两者的行事风格或是理论研究方向都截然不同。
竺法兰法师听到小和尚的描述,估计是道教的人来了,他在刘皇叔组织的一次聚会上,曾经见过一位道士,虽然只是点头之交,没有交流过,但是道士的穿着打扮他是见识过的。
他心想,这位道士行为古怪,一定是在等自己出去,既然对方来了,自己就应该出去探个究竟。
对于这位道长的来访,竺法兰心中充满了疑惑。
竺法兰法师走出寺院,打量着眼前的这位道长,只见对方一身黑衣长袍,头上戴着道冠,手拿浮尘,面目清秀,看上去是一个中年人。
这是法师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和道人会面,他赶忙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并点头致意。
“阿弥陀佛”这句祷告词,对于汉朝人来说还很陌生,即使是道士也极少听说过,但是ba却非常熟悉,因为这是人工体为佛教后世的传人设定的祷告词。
这位道长就是ba扮演的。
早期的先知家族都会有各自的祷告词和咒语,目的是在部族危险的时候寻求到ba和ma的帮助。
从阿育王时期,佛教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固定的修行场所,那就是大大小小的寺庙,这个时期主机要求ba和ma转变思路,将收集信息的场所选择在了寺庙里,她们在这些寺庙安装了纳米传感器。
大宗教出现之后的人类社会和以往零散的氏族社会不同,早期部族很分散,所以只能让各个部族的先知家族成员发挥作用。
现在新型的宗教开始具有了社会学的功能,提倡平等相处,所以寺庙成为不同身份人集聚的地方,人们经常会自觉地到寺庙里祈祷,向佛祖提出各自的诉求。
这些诉求信息就会被安装在那里的纳米传感器发送给主机,然后由主机进行归类,排列出主次以及重要程度,所以这些固定的宗教场所成为了主机收集信息的首选之地。
为了区分部族的祈祷,所以有必要为信徒们设置固定的口头语例如“阿弥陀佛”,这种口头语进入主机的数据库之后,就会自动归类到水族的档案里,这样一来系统主机就可以更高效地对不同部族的信息进行管理。
这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模式,首次被运用到了信仰佛教的民族,随后这种方式也被应用到了基督教的教堂,许多的教堂和祷告室都安装了纳米传感器。
在门外踱步的道长,看到法师走过来,并向他合掌致意,也立刻做了一个手势,还礼。
由于竺法兰法师刚来洛阳时间不长,对汉语还不通晓,所以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位翻译。
这个翻译也是朝廷好不容易找来的“半桶水”,说起日常生活的用语还马马虎虎,但是翻译起双方的专业术语就磕磕巴巴,他只能翻译词,而不是句子,他帮助双方介绍各自的身份,更多的谈话内容只能由法师自己去揣摩了。
为了表演逼真,ba假装听不懂对方的话,任由翻译在一旁连比带划地解释。
ba知道,两位高僧是皇帝请来的客人,所以佛教徒在这里受到了礼遇,但是任何一个成熟的信仰体系,必须经历考验。
佛教在印度起源和发展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十事说”和“五事说”的变革、完善,才有今天的大乘佛教,而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在一个如此庞大的陌生国度里,今后十年、百年才是真正考验佛教时候。
由于临时见面,加上语言不通,而且道长也没有进入寺院详谈的意思,所以双方暂时僵住了。
过了一会儿,ba断断续续地说:“可否,请高僧前往,清凉山紫府观(五台山)论道?”
听完翻译的话,竺法兰法师明白,这是道教的代表来下战书了。
他迟疑了一下,答应了下来,不过他不知道清凉山在哪里,当他还想再问下去的时候,这位道长已经飘然而去。
摄摩腾法师回来之后,竺法兰法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两个人商量要怎么对待这件事,摄摩腾法师说道:“我预感到,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两个教派第一次正式接触,我们应该向朝廷报告这件事。”
他们立刻向朝廷的联络官报告,从地图上找到了清凉山大致的方位。
经过商议,两位僧人决定向朝廷申请前往五台山(清凉山),回访道教。
朝廷同意并派出了随从人员。
这一行人整装出发,他们沿着北上的官路走走停停,半年之后进入了山西地界,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他们找到了五台山。
眼前的山脉巍峨壮丽。两位僧人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
攀登到一高处时,大家往四周眺望,这里视野开阔,映入他们眼里的山脉,层峦叠嶂,峰岭交错,林木挺拔壮丽,令人心旷神怡。
大家交口称赞,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向导指着前方说:“不远处就是紫府观。”
两位高僧和随行人员来到道观门口停住了,随从人员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一位道长出来迎接他们。
大家进入观内落座,看到眼前这两位长相奇特的外国人(摄摩腾、竺法兰),道长非常好奇。
通过翻译,他们知道了这是皇帝请来的高僧,但是对于这两位僧人的回访说辞,道长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他有些不悦,于是叫来了一个小道士,吩咐道:“你去各处询问,是谁邀请了这两位高僧来访?请他过来。”
过了一会儿,小道士回来了,他禀告道长,没有人做过这件事。
道长心想:“这两位高僧是否另有隐情,他们杜撰了一个故事?”
这样一来双方话不投机,加上语言交流起来不是那么畅通,双方尴尬了,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山了,道长只好说:“有请两位高僧和诸位官员在此用个便餐,欢迎留住一宿。”
第二天,摄摩腾向随行的地方官员说:“这里山川壮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清净之地,我教如能在此宝地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修建寺庙,那就太好了。”
随行官员看了一眼旁边的道长,道长想:难道两位高僧也看上了这里,他们这次来回访只是一个借口?
他抢在官员回答之前说:“我教在此修行了百年,如有外来者,恐妨碍各自清净修行,再者,不同教派在临近修行,易引发世人议论,难道天下之大,竟容不下贵教,非要在此地计较?”
两位高僧通过翻译听懂了道长的意思。
在下山的路上,他们合计,建在这里的道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生活配套齐全,最好的地方已经被道观占据,如果选择其他地方,也许没有这里的好,即使朝廷同意在附近新建寺庙,考虑到建设工程浩大,要在深山老林里建立一座寺庙非常不容易,时间一定会拖得很长。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