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一缕香烟定民心(1/2)
一代宗师,溘然寂灭。
六祖慧能的徒弟们放声大哭,哀伤不已,纷纷匍匐在地,齐声诵念法经,恭送六祖归西,六祖头顶的亮光也随之消失。
龙山附近,百鸟哀鸣,猿猴痛叫,声震山谷。
正是:“鸟连韵以哀啼,猿断肠而叫咽。”
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就这样在他出生的故乡,与世辞别了。
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法弟子四十三位,度人无数。
徒弟们将六祖慧能的肉身移奉于寺田村后山的石岩内(后名为藏佛坑)。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八月初三那天,六祖惠能在新州龙山国恩寺圆寂的消息传出,佛门弟子与平民布衣无不潸然泪下。
广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两处的官员与高僧星夜兼程,赶往新州,要把六祖惠能的真身带回寺院里供奉。
由于唐代的历代皇帝都笃信佛教,各地佛法风靡,禅机盛行,各州府的官员对高僧也是尊崇有加。
将誉满四海的佛祖安葬于自己的地方,这是何等的荣耀!因此,广州、韶州与新州这三地的官员也卷入这个“争夺遗产”的行列。
他们的理论依据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六祖生前曾经说过:“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三处的人据理力争,都说六祖慧能的“根”在自己处。
新州的官员与僧人叫得最响:新州是六祖慧能出生之地,又是他圆寂之处,作为人生的一个轮回,生与灭的那条“根”理所当然在新州。
广州的官员与僧人认为:六祖慧能是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落发受戒,正式遁人空门,按佛教的观点,他的“根”应植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
韶州的官员与僧人却认为:新州、广州官员与僧人的观点都有偏颇。六祖慧能在宝林寺大开法门,在曹溪创立了根基大业,登上了佛界的最高峰,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按照佛理的推论,六祖慧能的根该是佛根,故此应在韶州曹溪的宝林寺。
三处的官员与僧人争得面红耳赤,争得声嘶力竭,却又是互不退让,相持不下。
一直站在旁边静观事态发展的那个老和尚突然叫了起来:“我有主意了。”他就是金台寺的住持寂空禅师,他已九十九岁了。
寂空禅师在新州、韶州与南海这三地的众僧中年纪最老,资历最深。他又是六祖慧能的启蒙导师,故此,他的话一出口,马上引起了众僧与各地官员的注意。
众人齐声问:“有什么主意?”
寂空禅师以权威的口吻道:“你们确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来争去,实在难于有定论。依老衲之见,倒不如看看上天的旨意吧。”
众不解地问:“该如何看上天的旨意呢?”
寂空禅师脸色庄严:“明晚交子时时,我们在国恩寺侧面那个小山岗上,焚香祷告,风将香烟吹飘往哪个方向,六祖慧能的肉身就送到哪一方的寺院里。”
“好。”在这争持不下的时候,众人都觉得寂空禅师这提议有道理,决意看上天的意旨而行。
第二天夜晚,墨蓝色的夜空清净如洗,有如一块洁白无瑕的宝石。
在离国恩寺不远处三坪村前的一个山岗上,来自广州、韶州与新州三地的僧人、官员几千人在这里齐集。他们此时此刻心中各自忐忑不安,但心愿是共同的:希望炷香的烟缕被风吹向自己所在的地方。
点亮香灯,各人双手合十,大声祷告。
子时一到,年近百岁的寂空禅师把三炷长香点燃。
在场的人全都瞪大着眼睛,悬吊着一颗心,望着那三炷燃着了的长香。
只见得,缕缕淡蓝色的烟霭,冉冉上升。
一阵风吹了过来,烟缕左右摇摆,在各人心如波涛翻滚之际,烟缕倾斜向一边,约莫有一盏茶的功夫。
“好呀!”异口同声地叫起来的是来自韶州的官员与高僧。
众人一看,长香扬起的烟缕方向是指着韶州曹溪那边。
见六祖慧能的真身旁落他寺,新州国恩寺与广州法性寺的僧人虽然心中难受,但既然已有定约在先,此时也不能再翻悔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