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年味儿(下)(2/2)
后来,慧能反应过来了,只有舅父、舅母和村里结了婚的大人给的利是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间段一般发生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必须不能错过。
大年初一,我家代销店里是最热闹的。因为邻居们都要来买“斤头”。斤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亲访友的礼物。那会,
走大王,也是慧能儿时最喜欢看的民间表现节目。
儿时的慧能,他嚷着跟爹爹去看走大王。集成墟官洞、雅岗、夏芦等村寨,过年盛行“走大王”。
“走大王”是“游神”的俗称,只是夏芦村的“游神”活动,是采取独具特色的“走”的方式抬大王去游村,所以一直以来俗称为“走大王”。
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相传由高要迁来的伍姓夏芦村人,在开村初期无论如何勤劳都难以维持生计,后一长者说有仙人报梦给他,夏芦村地势呈船形,船要动才能有生机,此长辈与族人经过回忆梦中仙人模样,用泥塑出来,由人们举着走遍整条村场,当年果然就有好收成,后来坚持了下来,形成了“走大王”的习俗。另一说法是:相传有一年因山洪瀑发,村旁的龙山河发大水,上游一间村庙的大王被水冲走,一直冲到夏芦村的一个叫“下水尾“的转弯角处才停下来,当时雨水立停,天也放晴了,村人见此便将大王抬回,放在村坊供奉起来,当时伍姓族人已繁衍至第十一代,当时族人中有一长者提议将把大王抬回供奉的日子,农历正月十八日,定为“走大王”的吉日。开始只有胜塘坊有大王,刚好当时村中不少人考了功名及村中不少人添丁得子,为此,村中人觉得大王很有灵气,人人都去朝拜,于是经商量后确定,抬着大王到各坊给人供奉朝拜。随着村中人口的增加,再后来,各坊也供奉起本坊的大王。后有人提议在“下水尾”的一块平地处建祠,将各坊大王供奉起来。因大王是流水流到此处,因而又有“水流大王”之称。到正月十三元宵节前,将大王再接回各坊安置,到十八日举行规模盛大的游村活动。
走大王前几天,村内会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请大王”,在八音班奏乐,鞭炮声中将大王从各坊的大王屋处请出,在村中搭棚架安放,并设有香案香炉,供坊中村民前来上香。各坊人在村中祠堂进行挂花灯,一般是挂去年得子或结婚的白花灯和新人灯,新屋灯一般挂在各家灶头或土地处。同时还有烧烟花、投花炮活动,大家出钱竟投花炮,价高者投得,投得者将在正月十八日走大王完后由狮子、八音送至家**奉一年,至第二年送回大王屋。
“走大王”当天,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妇孺幼童,以及县城、四乡八邻的外嫁女及出外做工的后生们都会回来参加。全村倾巢出动,真可称得上盛况空前。
当天中午饮宴后,一时许,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各坊老人们就会召坊里的青壮男人到各坊集中,准备抬大王巡村。“走大王”的吉时一到,一通鞭炮声后,在醒狮的引导之下,由一对“先锋仔”(开路的先行官)和“清道旗”开路,按历史上走开的“大王路”在村中游行,每到一坊,皆有“神台”供候,上面摆满了糕点、水果、五牲、彩灯以及巨大的香烛。摆于各坊的主要路口,当锣鼓喧天的队伍到达时,迎候的坊也会在坊前敲锣打鼓,舞狮摇旗迎候。一通鞭炮大作后,后面坊的走大王队伍又跟着前面坊的队伍,加入到走大王队伍中去。在集中了各坊的先锋仔、清道旗、大王之后,经过了八个坊,绕村两周半,路程约为十公里后,队伍到达最后一站———大王庙所在地,这时人们翘首以盼各路大王的陆续到来。操场上,各坊举起各式大旗、引导牌、旗帜鲜明的绘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的各式锦旗,从摇旗呐喊村民手中的锦旗可以看出村民们最朴实的愿望。广场上锣鼓喧天、醒狮起舞,到处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场面十分宏大,人数多达上万人。有句俗语称“走大王,米缸半,尿塔满”是对走大王活动盛况的最好诠释。
走大王时,路上行人、车辆一律回避,走大王是名副其实的走与跑,在各坊狮队,各坊人员及沿途众多群众的加入,一路上放鞭炮声,敲锣打鼓声,抬大王走动的呐喊声,令场面十分热闹,特别是每到一坊或一有空地,各坊抬大王者就会将大王高高举起,用力摇动或颠簸大王,然后呼喊往前冲去,后面每坊的大王如是这般,以往,会有一番激烈角逐,看那一坊先到大王庙。第一个先到的,表示全年中其所在的坊将好运光临。后来出于考虑到安全,现在是走完大王,在学堂操场庆贺一番,各坊再敲锣打鼓将大王送回各坊大王屋,然后再送投得花炮者,历时约为3个小时。事情办妥后,又到了饮宴的时间。
“走大王”是新州民间的一项传统过年节目,村民们兴高采烈地抬着大王巡行于村中各坊,经过村民家门前,这是一项民俗学上叫“沿门逐疫”的象征仪式。“走大王”是村里人的精神寄托,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大王活动是维系村里人的精神纽带———浓郁的乡情与亲情,寄托着村民们对神明所述说的朴实向往,以祈求“大王”能保佑村场,使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走大王同时体现了村民们的团结、和谐的良好风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