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新北非谍影(2/2)
公元14世纪30年代后,一些西方世界绘制的地图上出现了马里和曼萨·穆萨的图像。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图塔大约在公元1352年到1353年曾到过马里。据他的记述,当时马里境内秩序井然,商队安全得到充分保证,但内部已开始出现权力之争的迹象。
由于黑非洲天气炎热,西非人需要一种防止食物变质的方法。盐可在高温环境下帮助储藏食物,但西非人自己不会制盐,于是摩尔人和阿拉伯人从北部带来盐并与他们交换黄金。马里人控制了穿过非洲的贸易路线,因此而获取了权力。
松迪亚塔是马里的第一位统治者。他使盐和黄金的贸易比以前更加成功。他还建立了尼亚尼城——古马里的首都。尼亚尼位于尼日尔河的主要交通路线附近。廷巴克图是尼亚尼的文化中心。这座城市又是商队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最后一站。农民到廷巴克图的市场上出售他们的谷物。商人在那儿进行交易。
松迪亚塔为他的帝国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即皈依绿教。人们称他为“曼萨·松迪亚塔”。曼萨的意思是国王。所有的马里统治者都是绿教徒,其中最著名的是曼萨·穆萨。
马里帝国采取神化国王的措施,巩固国王权力,如国王不在人前进食,不同人直接交谈等,但对王位继承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常因争夺王位而影响帝国稳定。
公元1360年后,马里发生内乱,此后王位之争层出不穷,国势日趋衰落。14世纪后,马里帝国先后遭到莫西人和图阿雷格人的袭击和骚扰。其中1433年,廷巴克图被图阿雷格人攻陷。15世纪上半叶一些原来被马里兼并的地区纷纷独立。15世纪中叶,马里属国加奥发展成为强大的桑海帝国。16世纪初期,在桑海的袭击和摩洛哥的侵略下,马里的东部疆域不断缩小。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已逐渐由沿海顺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进入非洲。欧洲的贸易,特别是非洲奴隶贸易,引起了马里社会内部矛盾,最终使马里领土大大缩小。
1542年,皇帝曼萨·穆罕默德一世乘着大明对摩洛哥的征服,从重新收复了被摩洛哥占据的迭内,又乘机占领了毛里塔尼亚的大片土地。
何宁远知道马里王国的人这样猖狂,他笑了,说:“这帮人正是想死找不到棺材,居然和大明帝国争夺土地。”
何宁远马上派人联系了主要在尼日尔河和巴尼河之间游牧的班巴拉人,班巴拉人立刻与何宁远达成了共识。
班巴拉人派出欣盖提市附近的一个游牧部落,带着他们部落联盟的共同嘱托,与何宁远达成了夹击马里帝国的约定。
班巴拉人的首领拿出了马里最著名的菜肴就是“沙烤全驼”,这种菜的制作要经过一段复杂的过程。他们先将宰杀的全驼割去双峰,去除内脏并洗净,再将事先烤好的一只全羊放入驼腹、而洗净的羊腹内再装一只烤好的全鸡,洗净的鸡膛内再装一只煮熟的鸡蛋,然后封驼腹,不放任何调料,把全驼放入用干柴烧灼了的烤坑内,在驼身上埋一层薄沙,上面架好干柴烘烤,约两小时左右即可启食。
这个大明西域省的烤骆驼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作料没有那么多罢了。
大明探险队的队员们纷纷拿着盘子,去抢食骆驼肉。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