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俾格米人(2/2)
明军答应在破城之后,保留麦哈德的地位,如果他能帮助明军顺利的接管里夫山区,明军将给他更高的权位。
朱三勇一面将榴弹发射器都运到了艾西拉城内,一面让骑兵进城冲击着图伊斯带领着的柏柏尔士兵。
明军的狙击枪手也进了城,不断的射击着柏柏尔人的指挥官。在大明军队的威压下,图伊斯手下的柏柏尔士兵不断败退。大明的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都进了城,城外还有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兵,防备图伊斯手下的柏柏尔士兵突围。
麦哈德眼见图伊斯败局已定,急忙投入手下的士兵,协助明军向图伊斯手下的柏柏尔士兵发动了猛攻。
麦哈德手下的海盗,挥舞着阿拉伯弯刀,大明军队用嘉靖式步枪,打得城内的柏柏尔守军狼狈逃窜。
明军有了麦哈德手下的海盗引路,追着图伊斯的柏柏尔士兵屁滚尿流。
图伊斯率领手下的士兵,夺路而逃。但是,图伊斯的五千柏柏尔士兵,能冲出艾西拉城外的不到两千人,他们刚刚冲到城外,就又碰到了早有准备的大明的军队。
明军用火炮和榴弹发射器迎接着突围的图伊斯军队,他们在明军的火力打击下,纷纷倒地毙命。
图伊斯骑着毛驴,在里夫的山间小路飞快的奔跑着,他沿着摩洛哥的里夫山脉,一直前行,直到跑到了美丽的山城契夫萧安。
随着图伊斯逃进萧安城的人有四百多名士兵,在这里有不少来自古西班牙的绿教信徒。他们的祖先曾经和查理大帝作战过,还让查理大帝的法国诗人写下了悲伤的历史史诗《罗兰之歌》。
不过,现在这些人都不复当年的骁勇。
里夫山脉横亘摩洛哥北部,高度从得土安以南开始渐增,美丽山城契夫萧安位在山区一处山谷的开口,海拔高度500至700米,人口仅仅三万人。
拉奥河,发源于东南部的高山,从契夫萧安西面绕一个大弯再切入两山之间,蜿蜒注入30多公里外的地中海。靠着这条河,这座小城拥有充足的水源。
契夫萧安,简称萧安,名称来自柏柏语的角,因为背后的山峰很像一对羊角。
公元1471年,为了防御葡萄牙入侵,当地人建立的城堡,是萧安建城之始。当时这一带,由马林王朝瓦塔斯家族下属的一个半独立的公国控制。
公元15世纪末,大量逃离伊比利半岛的绿教难民,大量涌入,老城区开始从城堡四周,向外扩展,由于地形的阻绝,且居民十分排斥外人,深山里的萧安,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不远处的欧洲人,对她鲜有所知。
与其他城市相比,萧安的建筑,显得十分古拙朴实,少见繁复的装饰。城市西侧的主要入口,艾因门完全没有城门的气派,但门前路面的拼石图案,极富趣味。
萧安充满魅力的光影与色彩,小城房屋的墙面,除了白色以外,都一律粉刷上深浅不一的蓝色,大门不是保持材质本色,就是也都漆成蓝色。
萧安虽小,但不拥挤,街道巷弄,随着地势起伏,对路面的讲究,也是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这些宽窄不一的路面,铺着各型石块与鹅卵石交织而成的丰富图案,遇到阶梯,又有各富巧思的变化。
图伊斯顾不得欣赏城市的美景,他萧安城里征兵,号召与大明军队展开圣战。
萧安城里有建城者穆莱阿里拉希德家族,他们自15世纪起,就统治着这个城市。
萧安城市面积很小,适合徒步,艾因门至城堡以南,是昔日的米拉即犹太社区,城堡是萧安最早树起的建筑。
萧安像一个历史真空罐一般,保存了极为鲜明的古老安达鲁西亚特色,它独特的古风依然浓醇。
萧安人还在使用15世纪即已在西班牙本土失传的卡斯提尔语,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所以,图伊斯的号召没能成功,这里的城主穆莱伊斯麦尔不认为图伊斯有权号召人们圣战。他们愿意与明军和睦相处,将城市保持现有的规模。
朱三勇的两万追兵进入了萧安城,双方经过商谈,决定让明军和平进入这个城市。
明军进入此地后,被镇住了,这里的人偏执的深爱着蓝色,山城萧安是一片迷人的蓝色世界。
图伊斯无心欣赏着萧安城的美景,他听到明军要来的消息,也害怕萧安城内三千城主军队,他带兵向里夫山的其他地区逃去。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