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抵达京城(1/2)
大明天启元年五月十九日,尚海一行人在张家湾下船,随后在袁崇焕的陪同下进入会同馆。
会同馆位于京城的宣武门外,始建于元朝。
元朝建立伊始,十分注意与周边各族保持友好关系。同时与高丽、日本、安南、缅、占城、暹罗等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些国家也不时派遣使节来到元朝。
为了更好地接待这些使节,元朝在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时,在大都设馆接待四夷使客,名为会同馆,将其归于礼部尚书管领之下。
明承元制,所以也在京城设有会同馆。是大明朝廷用来专门接待外国使臣或少数民族官员的机构设施,通俗言之就是国宾馆。
与唐朝时专门接待少数民族官员及外国使臣的“四方馆”、“鸿胪客馆”等馆驿的功能大体相当。
会同馆面积颇广,大小房间约有376间。除了为往来京城的朝贡使节提供了饮食起居的场所外,还为朝贡国提供一个与大明进行货物交易的平台。
朝贡使节及其随员进京,除了携带进献给皇帝的贡品外,其中一批货物是为了与册封国交易用的。
为了便于管理,大明朝廷一般不允许朝贡使同民间私自交易,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地点进行,这个地点就是会同馆。
此外,各国所献贡品也均由会同馆清点然后呈报朝廷,再由相关部门收存。而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同样在会同馆内举行。
袁崇焕将有关会同馆的详细情况对尚海进行介绍,又与会同馆内的官员进行了交接,才站在会同馆门外与尚海等人挥手告别。
他是迎接琉球国使团进京的专使,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不便长时间在会同馆内逗留,约好了相聚的时间和地点,就带着护卫罗立先行离开。
朝觐皇帝,在封建社会可算是通了天的大事,这种事情没有任何人敢懈怠。早早就有人安排好了尚海一行人的饮食起居,又有专门的官员向尚海等人讲解朝贡的安排,以及需要注意的礼仪。
讲解的官员说了大半天,尚海等人也听得头昏脑胀,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规矩”。
大明是一个讲究规矩、尺度的地方,绝对不是你琉球世子家里的炕头,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一切都要按照步骤来,要按照规矩来。
尚海听了许久,也没听到觐见皇帝的具体时间,不由开口问道:“敢问上国天使,不知安排我等何时觐见皇帝陛下,聆听教诲?”
一边问着,尚海一边将茶水递了过去。
讲解的官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接过茶水灌了一大口,才笑着道:“朝觐陛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按照以往惯例,贵国使团进京后,首先要向礼部进呈表文,由会同馆官员率贡使至礼部。
礼部官员在正堂正中设案,举行典礼,礼部侍郎代皇帝接洽,并立在香案左边。
仪制司出两人分立左右楹下,会同馆官员上前立于左楹两边,翻译、序班各二人,引琉球贡使团上前跪在香案前。
琉球正使双手举表章,会同馆官员双手接过,再传递给礼部侍郎,侍郎将表章陈放在香案上,各色人等复位,贡使团全体成员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退出,由会同馆官员领回,赐下马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