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2)
十月下旬初期的一天,吴韵琛与徐毓蓉早早在准备了,他们张罗着上汉中看望已经做了母亲的莫德英和她的孩子。从工厂去汉中,需要到姜营,再乘往汉中的公交车。步行到姜营有五、六里,这点路原本算不了什么,现在他认为她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他们就按他的主张搭货运车到姜营。
姜营与徐家岭相隔不能算远,可徐毓蓉以前仅来过几次,还是与父亲一起出售蔬菜、鸡蛋什么的。徐家岭人生活里,是以文市为中心的;他们上汉中也是在文市乘车的;姜营这一带的地域用他们山里人的词汇来说是在“平原”上(汉中的方言里有许多古老的书面语,也许我们汉民族的“汉”与它有关联呢)。他们下了车,沿阳平关——汉中的公路往前,公交车站在镇前面。
他们在等待公交车。公路的左面是镇子,另一面分布着清一色的水稻田,谷穗满满的,有些地块上已经开始收割。禾稻平展展地往汉中那边铺开,包围着村落;农舍、树木、农家的辅助建筑,历历在目。徐毓蓉对这一带应该是不陌生的。平日里,村边地头,甚至在自家的场院上她都会望见它;她的大部分小姐妹嫁到“平原”上来了。然而,她真正近距离地看到它了,却还是比较陌生的,而且并没有远望它时那么亲切、美丽了。
公交车不多,又不准时,但终究会到来。
地区医院的产房,孩子睡在莫德英身边,小蔡在一旁陪着母子俩。阳光无私地探入房里,公平地铺在一切它够得到的地方。莫德英的父母看了外孙后回去了,他们不能耽误一年中最主要的收获。莫德英和小蔡琐琐碎碎地说着话。这次小蔡坚持了他的安排,让母子俩在医院里至少呆上一星期。莫德英服从了他的好意,虽然有些心疼住院费用。有时,他们停了说话,一块儿观看他们的孩子。初生的孩子,红扑扑的小脸,几乎总是闭着的眼睛,皮皱皱的摸样,和其他床位上的孩子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在细节上有些像各自的父母罢了。他们和大多数初为父母的年轻人一样,最初的喜悦过后,是感到孩子的到来非常“神奇”,接着父亲就说孩子像母亲,母亲就说像父亲,他们的笑容里充满了幸福感。莫德英还有一层与一般意义上的高兴不同的高兴。她介绍了她们当地的说法,因为新谷登场了,气候又好,所以这个时节出生的孩子命运是会很好的。小蔡听了,一付深以为然的样子。她的说法应该是有道理的。我们设想,在过去科学并不昌明的年代,农民除了祈盼收成和气候的赐与,其它是没有什么指望的。莫德英让小蔡准备准备,她说,已经过了三天了,今天天气又好,该有亲戚、朋友来探望了。
他们又一次共同观察孩子,他纯净、珍贵,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小生命总是这样,他受到太多来自社会、亲人的干预。小生命睡得正香,他只是在呼吸着;此刻,他因为刚刚吃饱,所以吃的要求暂时还没有;除之而外,他更是什么也不知道。事实上,他确实不可能也不需要知道什么,因为无论从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法学的道理上说来,所有的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不分性别,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莫德英与小蔡说,她们山里人说话声音很大的,又不懂得城里的规矩,她怕吵了其他产妇和孩子;过一会儿,看望的亲朋来了,她也不能大声说话,而且小蔡又不认识他们;因而她让小蔡在门口转悠,她招手为号,由小蔡来招呼他们小声些。
第一位亲戚来了,小蔡在她离产房有段距离时就看到她了,是德英姑妈,她挎着只中等大小、方形的篮子。姑妈一人由小蔡伴着,小心地来到莫德英床前。由于不能敞着声音说话,她下意识地采用了更多的肢体语言。一阵被控制的热闹后,姑妈表现出很“吃惊”的样子。姑妈四下里巡视这间房间,室内阳光充足,一片洁白。末了,她握住小蔡的手,看着他,笑眯了眼睛。她的潜台词分明是:我们德英多亏了你啊,才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她从莫德英手中接过孩子,轻轻地亲吻了几下。当她得知是“娃儿家”而非“女娃家”时,并没有投放出实足的热情;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她的热情已经被她的三个“娃儿家”糟蹋得差不多了。姑妈在床沿上坐下,把篮子里的礼物摆到床头柜上。七、八两红糖、一斤半左右红枣,装在纸袋里。另外是专供产妇补服的药草和几斤鸡蛋,药草用报纸包了一个大包。姑妈转达了姑父的问候后,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准备回去了。莫德英他们很体谅她,路又远,又正值农村里忙的时候。
午饭前,小两口还接待了其他几位亲戚。亲戚们的热情和爱意让他们感受至深。红糖、红枣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是市面上见不到的,花钱还在其次,亲戚们为了弄到它们肯定花了许多精力。他们的情意就留待往后的日子里再还敬了。
徐毓蓉和吴韵琛是在市里用过午餐后来到医院的,因为他们有宽裕的时间。地区医院不小,产科用房偏在一个角上,他们按院里工作人员指点一路行来。小蔡在门口转悠,他们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他们向小蔡道了喜。二重缘分又聚首了,莫德英自我感觉有一丝难为情;大家尽顾着欣喜,也就没注意到。到了这一步,缘分的奢华部分已经褪尽,人们自然而然更多地关注“生活”了。
“喔,真是个好母亲。”徐毓蓉说,她似乎比其他人更高兴,孩子抱在莫德英怀里。“庆庆,让阿姨抱抱,阿姨学起来正是时候。”她把孩子递给她。徐毓蓉嗔了她一眼,接过孩子,就像捧着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样,她轻轻地摇着孩子;事实上,已经做了母亲的和尚未做母亲的终究是不一样的。他们问了孩子的性别和应当起的名字。他们一一说了。吴韵琛仔细地看了一阵怀抱里的孩子,说了一会儿话,就和小蔡到门口去了。“毓蓉,过了元旦,工程队转移到大连去了,春节前要结束的。小蔡跟他们一起走。我什么时候去还不知道呢,听说要过半年左右。其他几位和我一样性质的家属都留下来了。”徐毓蓉点点头,莫德英继续说,“还不是为了这户口。队里要把我们的户口迁移到那边的生产队,再在当地办理招工的手续。”
“德英,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目前,照料好孩子是最要紧的。”徐毓蓉说。
“是啊,我也这样想;再说,想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啊。我听说前一阵你心情不太好,很影响健康。我们都想开些。你刚才的说话就很好。”徐毓蓉点点头,同时轻轻地摇着怀抱里的庆庆。有时候,人们在一成不变的轨迹上按惯性生活着,可能会觉察不到户口性质的不同带来的分配方式的不同,但是在面临结婚、住房、生了孩子后报户口、获得一份工作、迁移工作地和生活地这样的“事件”时,就无论如何会觉察到户口的属性带来的分配方式的不同;而且这种属性按规定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再“传给”下下一代的。一代又一代,人们就是这样着生活的。
二位男性回到房里。说话的内容转移到其它的方面。莫德英提议他们经过文市回去,给她家带个口信,农时忙了,让亲戚们不要到医院里来,待她回家后到家里来看望比较好。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了。他们觉得走经过文市这条路线也很好。
医院很有些年头了,通道旁的树木品种繁多、养护良好,许多都很高大了;秋日里的花卉成片、成条地盛开着。然而,优美的环境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徐毓蓉刚离开产房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心中充满了痛苦,而且表露无遗。吴韵琛知道是什么使她这样痛苦的。他伸开他的手臂,她立刻接受并且依靠上去。他们慢慢地向医院外走去。
“蓉,刚才为了他们母子,你是能够表现得坚强的,你是很坚强的。”她搡了他一下,算是回答;他继续说,“在婚姻、后代、工作、迁移这些事情上是绕不开户口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我们的精神来蔑视它,或者说,减少它的伤害。”
“我记着你的话。”她说。他们来到外面,环境和刚才大变样了,街上热热闹闹、人来人往。他们想了想,如果现在就回去,未免早了,毕竟上一趟汉中的机会不是经常有的。除了商店、古迹外,他们事实上的选择并不多。他们决定把农技站作为公园休憩一下(那时汉中还没有公园),而且他们有信心,农技站会满足他们的愿望。
一切都改变了。他们上次到达时看到的欣欣向荣的栽培物已经不复存在;园畦上的果木和作物在实践它们的回报,向人们奉献出累累硕果;就是他们自己也心情改变了,完成了从因缘的一方到婚姻当事人的蜕变;所幸,他们还是恩恩爱爱的。他们参观站里景物和场所时,好似走马观花一般,少了几分向往、几分快意。当然,那些人类固有的情愫和情意仍然是一触即发的。他们走过竹林,勾起了美好的记忆;繁衍水生植物的水塘旁边,他们要留住美好的往事。诚然,他们感到美好的地方正是他们感到惆怅的地方。当初是她走过五曲桥后,呼唤他走过来的;现在是她在他的细心呵护下完成桥上的行程的。水生植物成熟了,似乎要好好招待曾经来看望过它们的客人,他们却没有领略到它们的好意。还是水心岛、亭子、人,只是亭子仅仅被当作小憩的场所了。心病还是要用心药医治,他们坐在亭子里,吴韵琛循循善诱的话语,好说好话的分析,如汨汨的细水在流淌。
“蓉,我在你身边,像这样细细的抽泣对健康是很不利的。周围没什么人,你好好地哭一哭,就会舒服些的。”音未落,徐毓蓉伏到他身上大放悲声,哭了。一阵微风掠过水塘,水生植物的叶子摇摆了一下。你也可以认为它们是听了悲声后忽然地打了一个激楞。吴韵琛搂拍着她,在安慰她。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