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投缘(2/2)
一顿酒直喝到天色昏暗、酒肆打烊才算完事。若不是人数太多,段随这边又上下有别,大伙儿恨不得当场就斩了鸡头拜把子。临走时候段随醉醺醺地抱着刘牢之道:“小弟与哥哥一见如故,日后当以兄长事之,望哥哥莫要推托,不然就生分了!”
刘牢之心中感动,他也不是拖泥带水之辈,朗声长笑:“从石兄弟,莫怪哥哥我托大,你这弟弟我算是认定啦!”
全场欢声雷动,只有刘裕有些郁闷:将军本是我的哥哥,如今做了八叔的兄弟,那我岂不是平白矮了一辈?
。。。。。。
自桃山一战之后,秦晋双方各自保持了相当的克制,绝少有冲突发生。
秦国方面,一来因着寿阳、桃山之败,苻坚有感于晋军强悍,不愿轻动干戈;二来关东、西北新得之地处处都要安抚,国中疲惫,实在不宜再行征发兵员、钱粮;三来凉国与代国犹存,如芒在背。于是他与王猛商定,从长计议,仍然以平定北方为第一要任,待灭了凉代再谈南侵之事,省得腹背受敌。
晋国方面则慑于秦国强大的军威,谁也不敢轻启战端,只是加强边备,囤积兵器钱粮。其实北方新定,人心不稳,晋国国力并不孱弱,又持正朔在手,若是四方一心,大可出兵北伐,争一争天下。可惜晋国国内桓党、皇党以及高门大族相争不息,内耗太多,如此一来,每每与北国抗衡之时,便觉着后方不稳,力不从心。
无论如何,秦晋双方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对峙期。桓温心中大定,于是废立之事愈发紧锣密鼓地进行开来。桓温与郗超之间的通信文书终日不绝于姑孰建康之间,一项项计划、一桩桩决议渐渐提上了日程。
这期间段随可没闲着,简直忙个半死。
平日里自然要忙着操练骁骑军,外加锻炼武艺、研习韬略;一俟郗超有什么密信送来,他还要往来建康与京口之间,帮着郗超做些布置;其间他又跑了两次姑孰,进见桓温,表表忠心;作为朝廷里有品秩的官员,一些典礼、大朝会他也得参加,觐见皇帝之外,顺便寻机会拜会下谢安,一来二去,倒是给谢安留下了不浅的印象。
回到家里,小晴儿纵然千般温柔可人,万般善解人意,终归不能少花了恩爱心思;偶尔抽出空来,众兄弟便聚在一处,喊来刘牢之、孙无终他等,一齐喝酒笑谈,难得放松一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