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郗超(2/2)
。。。。。。
秦国援军惨败而回,寿阳变成了孤城一座,再也无法抵挡桓温的攻势。几日后桓温攻下寿阳,擒获袁谨、朱辅,并其宗族亲属一同送往建康斩首。
桓温平灭寿阳之叛,心中当真是再舒畅不过。自前年枋头、襄邑之败,他声望大失,实力受损,朝中那些明里暗里的政敌们忙不迭探出头来,处处攻讦于他,叫他好一阵恶心。如今大胜秦师,复夺寿阳,总算挽回了不少声势罢?
于是他问郗超:“此役足以雪枋头之耻乎?”
郗超叹道:“明公当天下重任,惜败于枋头,未建不世之勋。寿阳虽复,依郗超所见,犹未足矣,当另行大事方可。”
桓温追问:“计将安出?”
“不若行伊尹、霍光之事,废旧帝立新帝,定能震慑天下之心!”
“也只有如此了!”桓温脸上露出寒星点点。
“事不宜迟,明公当挟此番大胜之势,先回建康,一展威严。郗超这里,即刻着手安排,收集司马奕的罪状,并多行布置,务使此事万无一失!”语气森然,直呼晋国当朝皇帝的大名,无一分敬畏之心。
“大善!”桓温开怀大笑。
桓温心情大好之下,段随作为石桥一役的最大功臣,又皆出言效忠桓温本人,这日子过得自然也不错。为他请功的战报先一步送去了建康,授官得赏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眼下段随暂时以骁骑军军主一职事于桓温军中。晋军鲜有骑兵,机动性不强,在与北方胡人王朝作战时,这方面着实吃了不少亏。桓温见骁骑军如此强悍,段随又领兵有道,不免动了建立一支骑军的念头。寿阳一役俘获的马匹不下两千,加上骁骑军本身,粗粗便够一军了。只是南方缺马,过几年这批马老了,那时骑军便成了个大问题。结果段随进言,说自己在前燕广有故交,有路子进马。
他所言非虚,离开长安时,慕容垂答应他万事皆会配合,也曾谈过走私马匹到晋国一节。桓温闻言大喜过望,当即宣布成立骁骑军,以段随为军主,配三千骑。
马匹差不多了,人就更好说了——秦军寿阳大败,丢下了不少俘虏,里头大多数本是前燕旧军。段随跑去挑了挑,居然拉出千余鲜卑人来,另有好几百杂胡,这些人马上功夫尚算娴熟,自然优先并入骁骑军。桓温得郗超提醒,不想这骁骑军全数由胡人组成,便拨出一千晋军加入骑军,要段随好生训练他等。段随焉敢不从?忙不迭点头答应。须知他内心深处压根还是个汉人,自然不会生出什么异心,骁骑军人数越多、实力越强,于他的覆秦大业总是更有裨助罢?
于是晋国的骁骑军就这么初创出来,胡汉混杂,派系林立。可看在军主段随眼里,却是禁不住的喜悦。南来晋国的第一步走的异常顺利,让他内心勇气百倍:燕儿,你等着我,那一日不会太远!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