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心态变化(1/2)
可是等到再次看到元凤玥望向贵妃李云桐时那怀疑的眼神,元奇玉又总是会下意识地就去反驳他、压制他,厌烦他。
这种心态持续了好几天,直到最后二皇子元凤玥在群臣的压力下放弃了开棺验尸的打算,元奇玉才像是终于推掉了压在心头的大石头一般,松了一口气。
不过,元奇玉的心态终是发生了变化。
从这以后再看到元凤玥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感觉元凤玥处处完美,是下一代君主的不二人选。
而再看元凤玳的时候,总是怎么看怎么好,挑不出毛病来。
虽然有时候元奇玉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些不一样了,可是却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一样了。
就这样,皇帝元奇君虽然回来了,元奇玉也并没有像当初自己心里决定的那样给皇帝上疏,请求立二皇子元凤玥为太子,反而在每次皇帝提及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地找一些理由阻拦那么一下子。
他心里劝慰自己,这是因为二皇子元凤玥还不成熟,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还考虑不够周全,太过冲动。
这样劝慰自己的时候,他的脑海里总会出现元凤玥看向李云桐时那愤怒的充血的双眼。
耳边总是想着元凤玥对李云桐嘶哑着声音的声声质问。
他就觉得想那样冲动易怒不相信事情真相的元凤玥还不够成为大宁储君的资格。
也就是在这样的心里下,楚王元奇玉与二皇子元凤玥越走越远,他越发坚定了不能立元凤玥为太子的心里。
也因为他的屡次阻止。皇帝元奇君也淡了要立元凤玥为太子的心思。
既然元凤玥不够资格做大宁的储君,那么谁够资格呢?
很多善于趋炎附势的人开始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大皇子元凤玳可是从小就被楚王元奇玉带在身边教养的。
只是,元凤玳的母亲是贵妃,还不是皇后,这个有点儿不合乎惯例。
众人当然又把目光看向了后宫。
按照大宁惯例,如果皇后有儿子,那就要立皇后娘娘的儿子为太子。
如果皇后娘娘没有儿子,那么可以从其他皇妃所生的儿子中选择一个优秀的寄养在皇后名下,然后就可以立这名寄养的皇子为太子了。
同理,如果皇帝本人所有的皇妃都没有儿子,那么就可以在宗室中选择优秀的侄子,将其寄养在皇后娘娘名下,然后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立这位寄养的孩子做太子。
也就是说,大宁属于绝对的子凭母贵。
可是,现在的大宁没有皇后了啊!
那是不是谁能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就可以坐上太子之位了?
于是大家开始把主意打到了皇后之位上。
自从皇后赵慧娴去世后,皇帝元奇君一直都没有从思念中恢复过来。
所以也从来没提过再立新后的事儿。
可是他不想,有人帮他惦记着啊。
就冲那个太子之位,也得先把皇后之位争取下来啊。
那些会看眼色,善于揣摩人的心思的大臣开始频频上疏,请求皇帝早定后宫之主,以定民心。
一开始,皇帝元奇君听谁说起立后的事儿都会不高兴,甚至冷待那些上疏的人一阵子。
可是总有一些抱着赌徒心里的人,依然不屈不挠地上疏,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后来就连楚王元奇玉也开始一次次地劝说皇帝元奇君立后了。
皇帝元奇君的心思也活了,也抽了时间和群臣商量了一下立后的事宜。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