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零章 一代砚师(1/2)
(第1/1页)
“那另外一块砚台呢,又有什么特殊之处?”
牟莹问道。
“这另外一块砚台,其实也是国礼,只不过是另外一位大人送给脚盆首相福田康夫的。
上面雕刻的是中国图腾,所以也叫《中华图腾砚》。”
张天元解释道。
“没想到两件都是国礼,端砚虽然厉害,不过这制作端砚的匠人,怕也是非常有名吧?”
柳梦寻问道。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那是当然。
这个人叫李铿!
1978年,邓大人赴脚盆访问进行‘破冰之旅”前夕,外交部派员专程赶到中国砚都——广省肇城市,委托端溪名砚厂赶制8方端砚精品。
李铿当时还是个小伙子,他知道,罗丹的雕塑《情人的手》,是他对情人的爱在石头上的温情流淌;
凡高的《向日葵》是他渴求阳光的灵感再现。
冰冷的砚石里,有燃烧的生命。
端砚,作为国礼,不能只雕花鸟虫鱼、云龙雨凤,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周大人当年东渡扶桑的诗句‘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在其脑海里浮现。
李铿在砚池的上部雕以龙的纹饰,象征中国。在龙纹下刻一轮旭日,喻为脚盆;下面相连的海浪,象征着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周大人的诗句巧妙地融于砚中。
富士山下,樱花盛开。
脚盆首相官邸,张灯结彩。
邓大人将那方《周大人诗词砚》隆重地送给了脚盆首相福田纠夫。
从此,脚盆掀起了端砚热。
2008年,胡大人赴脚盆进行国事访问,被国际称为‘暖冬之旅’。
制作国礼端砚的任务又落在李铿身上。
李铿经过数日的思索,创作出了《中华图腾砚》,砚体为鼓形,喻为‘鼓舞’,
上雕中华图腾的传统纹饰。
胡大人将《中华图腾砚》送给脚盆首相福田康夫,福田康夫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时隔三十年,脚盆两任父子首相,得到不同年代中国最高领导人赠送的国礼端砚,均出自李铿之手。
小小端砚,承载着历史的重托,成了联结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好厉害的人,端砚固然让人喜爱,不过这大师的雕刻,更让人神往。”
柳梦寻感慨道。
张天元笑道:“李铿蓬荜出身,自古雄才多磨难啊。
他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
他的父亲李毓英曾在国党中央军校读过书,1938年在广省韶关抗日大战中,少尉军衔的他冲锋陷阵,浴血奋战。
不久,李毓英转到肇城中学任军训和体育教师,岭南美术大师李雄才在该校教美术。
1957年,因‘历史污点’,李毓英身陷囹圄。
父亲的遭遇,使李铿幼小心灵惨遭戕伤。画画,成了他唯一逃避现实与烦恼的伊甸园。
不久,其弟妹相继出生,多病的母亲靠做点针线活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