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绣坊遇奇葩(1/2)
<div id="book_text_content">
马车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最为醒目的是昨天两人采的白果菇,用一个背篓整整齐齐的装着,旁边放了两个篮子,一个装着李翠苗两母女的绣活,一个下面垫着蓝布棉絮装满了鸡蛋,其他的还有些兽皮,药材什么的。
只在边上留了两个位子,仅够两个人堪堪坐下刚开始,晓娴以为不容易上一次集市,所以攒够了东西才去一次。
很快晓娴就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刚刚走了村子不到一般的路程,停了不下十回,都是拖家带口的大娘硬生生要搭车。
“豆豆娘,不是我不让你上来,实在是没有位置给你们坐。”马车又一次停下来,车外再次传来寒叔的解释声,不过那人显然不行。
马车后面的帘子突然被撩起来,一个脑袋钻了进来,晓娴闻到了刺鼻浓郁的桃花香味。那妇人梳得整齐的发丝上面抹着头油,微微发亮,发髻攒着两只铁簪子,柳眉杏眼。
豆豆娘见里面被塞得满满的,面色难看了几分。
视线落在车上的女孩身上,豆豆娘有些怔然。浅淡的湖绿色长袭纱裙,外面套了一件雪白锦缎小袄,小袄上绣了简单花纹,边角缝制雪白色的兔子绒毛,简单而大气。一条绿色缎带围在腰间中间,勾勒出纤细额腰身。雅致的玉颜上还带着稚嫩的青涩,少女静静地端坐在那里,周身的气势让人不容忽视。
“这是阿娴吧!”豆豆娘带着雀斑的脸上挤出个笑容来,“你身子好些了没有。你这是…要上街?”
“嗯。”
“哎呀,婶子你快别说了,我们赶着上镇上,一会晚了。”李翠苗打断想要滔滔不绝的豆豆娘。
豆豆娘脸上有些尴尬,瞪了她一眼,转头对晓娴道:“阿娴,你上街去可得小心点儿,街上人多,注意着点儿啊!”
“嗯,谢谢婶子!”看见她眼底的关心,晓娴笑着点头。
看着马车远去,站在豆豆娘旁边的少女问:“娘,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走呗。”说着又对消失的路尽头的马车呸了一口,背起地上装满红薯的背篓。
心里面抱怨李寒树一家不厚道,乡里乡亲的搭个人怎么了。不过,谷老二(谷青浦排行老二)家这闺女是越长越水灵了,不愧是探花郎家的闺女,瞧着跟大家小姐似得。
“呼,终于完了。”
马车出了村子,李翠苗才松了口气跟晓娴解释道:“不是我们不愿意载他们,毕竟是乡里乡亲的。刚开始咱家有马车的时候,也搭过……”
晓娴这才明白,为什么车里面只留下座位是为什么。原来李寒树家有了马车,但凡是他家赶集,其他人就来搭车。刚开始呢,还会给点东西,什么鸡蛋米面的,或者给几个铜板;没过多久,脸皮厚的直接搭霸王车,更有甚者,把东西攒好了,就等着他家赶集搭免费马车;最后直接发展成了,李寒树家不赶集的时候,直接到他家来借车。
不借吧,人家闲言碎语说你抠门儿,不顾情面。好嘛,借东家不借西家,人家也有话说。你说你借车就借车呗,从上湾村到锦霞镇上来回二十几里地,居然为了省粮食,只给马儿喝水。没几次,这马就受不了,大病一场。把他们家心疼的不行。
“…没办法,最后也只能这样了!”
一摇一晃,听着马车里里面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李寒树棕色的脸憨笑,早上马儿喂得足,用了大半个时辰,三人就到了。
晓娴捞起帘子,两张高的城墙上面,爬满了绿色藤蔓,古朴气息扑面而来。城墙上面有两列士兵拿着长矛来回走动,墙上刻着三个大字‘锦霞镇’,下面高大的黑色铁门大开,一边有两个士兵站岗。
因为是清晨,大部分人都是京城,偶尔会有些华贵的马车从城门口出来,路上的新人纷纷避开。
城门口还修了一个长长的棚子,中间立着大腿粗的木柱子支撑顶棚,四面透风。棚子前面搭了个小棚子,旁边旗杆有几个小字,晓娴看的清清楚楚,牛车五文、马车八文、马十文。
晓娴暗自笑,放下帘子还挺有生意头脑,这就是古代的停车场了吧?
因为车上东西多,李寒树就没有花钱‘停车’直接进了城。
完整的石板铺成一条宽直大道,街道两边大大小小的商铺,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卖吃食的摊子。也有一些日常杂货,像蜡烛、布匹,首饰。整条大街很热闹,街道上行人摩肩擦踵,耳边叫卖声络绎不绝,晓娴不禁感叹,一个三品镇子就如此繁华,不知道阿娴口中的一镇是怎样的景象。
“苗啊,你和阿娴把绣活卖了,得的银钱就带着她四处逛逛,爹就在云雾茶馆等你们。”李寒树把绣活篮子她,自己买那些农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