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职业的考虑(2/2)
可哥哥孙眉却不这么认为,他不那么相信传教士工作的意义,不希望自己的弟弟一生去做那样的事情,便毅然终止了他的学业,命他回国。
夏威夷港口的海水清蓝,天空中的空气也非常清纯,港口虽然也有许多税吏,但一切都是照章办理,井井有序。孙中山站在甲板上,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随着轮船的长鸣声,思绪转到了故乡。
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南端的香山县,是广东省西江、北江及东江的出口处。这里西北连接内陆,东南濒临南海,岛屿罗列,与香港隔海相望,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处。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为青少年时的孙中山 “双眼向洋看世界” 提供了条件,也为这里的穷困人家向外谋生提供了便利。
1871年,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刚满17岁,就因家境困难被迫离乡背井,跟随亲戚飘洋过海去到美国的檀香山,开始了千万华侨辛苦的创业生涯。他先在在一家菜园里当雇工,后来又到茂宜岛垦荒,然后是一边从事农牧业一边兼营商业。
孙眉是华侨中的幸运儿,**年后,他成为当地首富,被尊称为“茂宜王”。
早先因为家里穷,孙中山10岁才进入村塾读书,功课照例是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故事琼林》,以及《论语》四书五经等。他很快就背熟了,便站起来对斯文的王先生说:“请您给我讲讲意思好吗?”
王先生摇摇头,孙中山只好去请教村里的老儒生,直到弄懂意思为止。好在这样的生活,孙中山只过了三年。富起来的哥哥,使少年的孙中山获得了外出求学的机会。结果,却因为他想做传教士,又这么回来啦。
四千多里的海路,二十几天后便到了尽头。
“夏威夷真的很漂亮,可是我的香山县却是更美丽。”孙中山正这么想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争吵。
“我们已经交税了。”船主理直气壮地说。
“没人说你没交,但我们还要验验货。”
“刚才不是验过了?”
“是验过了,可我们想再验一次。”
船主还要说话,被身旁的一位长者拉住,用英语说:“给他些好处费,就不用再验货了。”
“这些清国税吏。”船主给了“好处费”,气愤地说。
“他们就是这样,这些清朝官员,最贪婪的就是税吏。他们肆无忌惮地聚敛财物,每个有一官半职或一些权力的人都能积攒下厚厚的家底,用来买房、买地,或者是开钱庄……”
轮船刚进入中国海域,孙中山就看到这样的事、听到洋人这样的议论中国人,不由得又气又恨,心事重重地踏上了归乡之路。谁知刚刚进村,又听见有税吏在对着村头的张生大声吼叫:
“你今天若不按期交税,就是抗税!抗大清的税,你知道要受到怎样的惩罚!”
“可是我家都已经砸锅卖铁了。”
“这不是我们管的事情,我们只管收税。”
“求你们……”
“别求。你不是还有一闺女吗,听说模样还不错。”税吏摸着下巴,斜斜地瞄着张生,淫淫地笑着。
孙中山见了,上前一把抓住税吏。
“你要怎样?”税吏发怒了。
孙中山扬起拳头,却被张生用力地抓住了。“求求你,别给我惹事了。打了税吏,我们一家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孙中山痛苦地放下拳头,从怀里抓出一把钱来,塞在张生手上,转身大步离去。
路边许多人在那儿拜菩萨,连同刚看到横行的税吏,与檀香山的见闻相比,孙中山心中感慨颇多。
可爱的翠亨村,一别就是四年,还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让人眷恋,却也还是这样的贫穷落后,这样的让人伤心。苛捐杂税仍然那么的多,村民一如继往地保守,私塾教学仍然旧规沿袭,只是强记硬背,很少有象“意奥兰尼书院”那样启迪心智。
“这种现状应该改变,可我又无能为力。”孙中山对自己说:“一个人发觉自己无能为力时,就应该去学习。”
于是,孙中山跟父亲商量,他要去香港求学。
1883年11月,17岁的孙中山离开翠亨村,满怀希望地走进香港拔萃男书院(diocesan boys' school)。这是基督教圣公会教区所设办的一间学校,用公开考试的方式择优录取男生,为香港培养了许多官商名人,被港民视为名校。
令人感慨的是,作为中国人的孙中山,在这所学校读英文的同时,反过来请香港道济会堂长区凤墀补习中文。严格地说,此时的孙中山英文比中文好,因为在他的求学生崖中真正所听的中文课的还只有私塾的那三年。此时此刻,随着渴望对中国方方面面地深入了解,他选择了补习中文。
区凤墀名逢时,字锡桐,是广东顺德人,基督教华人传教士。他曾出任柏林大学教授数年,长于文学。
孙中山拜他为师后,发奋学习,国文日渐长进。受区凤墀影响,孙中山感到基督救世的宗旨与革命相通,加之他与区凤墀有约在先,“信教重在精神,不墨守成规”,便与陆皓东一同接受了美籍牧师喜嘉理的洗礼,取名“日新”,体现出他去旧迎新 ,接受新事物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当时由于区凤墀的影响喜欢了基督为众人的牺牲精神,区凤墀后来也由于孙中山的影响而参加了为推翻满清的革命。
在转到拔萃男书院时,孙中山曾想进海军学校,当一名海军,御侮图强。可是,紧接着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国海军学校被炮轰击毁,孙中山的愿望无法实现;眼看着列强肆意侵我中华,孙中山转而想进陆军学校,直接参加卫国之战,由于得不到政府的帮助,也只好不了了之;然后他又想做一名法律家,为贫苦大众主持公道,可惜中国当时还没有法律学校,这愿望孙中山也只能作罢。
在拔萃男书院学习了不到半年,孙中山为了更好地学习国文,于第二年4月进入皇仁书院。此刻的他,一边学习一边还在不断地在想:
我究竟做什么好呢?做什么才能更好地报效我亲爱的祖国呢?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