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虚惊一场(1/2)
<div id="book_text_content">
放过这刘元谅不谈,且说那次钓鱼回去后,王爷被传进宫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原来是西臧喇嘛教代表来人求见皇上,要求皇上下召
册封萨迦派首领妙禅法师为法王,统领喇嘛教内部事务。原来的法王传喜法师年事已高,已不足以领导喇嘛教内部事务。皇上决断不下,所以召集几个重要臣子议论。唐朝时信奉佛教,上到皇帝后妃,下到黎民百姓,信奉佛教之人众多。就连流传后世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是忠实的佛教徒。所以在有唐一代,佛教具有重要地位。喇嘛教其实就是藏传佛教,由于佛教受到重视,所以喇嘛教的首领法王也拥有重要的权利地位。本来藏传佛教就由一定的传播,自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后,更是发展迅速。本来松赞干布就是喇嘛教徒,文成公主入藏后,带来的一系列文明成果中就有佛教。唐朝的诸多后妃公主大多信奉佛教,所以和亲后把佛教文化也带入了西臧。不过大唐历代君主,册封的都是喇嘛教中的宁玛派首领为法王。可是自从金城公主入藏后,萨迦派实力渐长,这次喇嘛教要求册封的就是萨迦派首领。说是让册封,说到底不过是喇嘛教内帮派之争。其实喇嘛教内,又有禅宗密宗净土宗等等之分,朝廷自然不会知道那么多。其实历代官府,也不过是以和为贵这,只要不闹出乱子,什么宗掌权其实都无所谓。
几个大臣,有的主张派人去西臧查证以后再做定夺,有人则主张听喇嘛教使者所说。不过多数人认为还应该维持原来的法王,如果来回变动只怕会引起喇嘛教内部的变乱。皇上难以定夺,所以宣通王入宫参与议政,其实按律王爷是不得干政的。喇嘛教中的萨迦派,这次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来的,所以在京中大力笼络大臣。这宰相杨炎当然是着力巴结,这也就是刘元谅之所以会遇到喇嘛通力保杨炎的原因。这个,刘元谅自然是不会知道的。有人已经向皇上汇报,这几日喇嘛教在京中大肆的笼络大臣之事。有人一提,几个大臣纷纷附和。王爷立马警觉:如果立了萨迦派为法王,他们再与朝中大臣勾结,把持了朝政可就成了心腹之患了。所以就向皇上陈述了利害,皇上听了才算有了眉目。
众臣商议到底,一致商定驳回喇嘛使者的要求,维持原来的法王,并要求喇嘛尽快赶回西臧。一切商议停当,重臣才一一回府。皇上又交代王爷一些事,交代完才放王爷回通王府。王爷回到府里,有人忙传饭来吃了。王爷这才闲下来,一边在凉亭边散步一边想今日在沣河边的事。越想越觉得郑诚兄弟好像在刻意隐瞒着什么,问他们他们一定不说。王爷想想该如何弄清楚,想了很久却仍然没有头绪。想想朋友之间,如果是可以让他知道的,早晚会说。如果是不能让他知道的,问也没用。就不再想这回事,只是却仍然惦记着欠他们一顿饭的事。好来着实累了,就回房歇了。
后来几日,还是为这为喇嘛的事,王爷忙了个不亦乐乎。王爷想这喇嘛教内的萨迦派,既然敢上京讨要封号,自然无论在教中还是地方上,怕是已经有了相当一股势力。皇上也认为若就这样让他们回去,既然没有如他们所愿,只怕回到西臧再制造什么骚乱。所以王爷和皇上几日来商议,就是制定应对之策,事先做好防范。其实商量好后,在喇嘛教离京之前,朝廷已悄悄派出一支队伍直奔西臧。任务就是,如果喇嘛教平安无事,那么呆段时日自会回去。如果喇嘛教内乱或者制造地方上骚乱,这只队伍就可以成为平叛之兵了。这一切,自然是秘密进行。
忙着朝廷的事,所以王爷这些日就没顾着上药店去。那日处理完他衙门里的事带着人骑马出来,却见袁滋袁大人正好路过。这袁滋经过治瘟之后,已有功升为中书侍郎(四品职官)。袁滋见了王爷,赶忙过来打招呼。王爷突然灵机一动,这袁滋不是一路与郑诚二人从南诏国回来么他一定知道的更多。于是就趁着打招呼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问他是不是去南诏时带的就是身边这几个人,袁滋感到莫名其妙。不过王爷相问,他自然照实回答。王爷心里有数后,二人才分道离开。回到王府,王爷叫来人分别找袁滋刚才提到从南诏一起回来的人谁和郑诚他们走得近,然后一一汇报。一天功夫,已问出了大概。王爷想想,关于郑诚兄弟的事还是自己亲自问问较好。郑诚兄弟连他都不让知道的事,一定也不想让大家都知道。还是私下自己单独问的好。可是想想,这又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去问。因此,这是反倒搁置了下来。
这一日,王爷从衙门回来的早,想想左右无事就不知不觉把马骑到了药店。后面跟的人知道王爷和郑大夫交好也不觉得什么,王爷自己到了门前才发现,却不知道自己要来做什么。进了药店,见郑诚郑亮都不在,以为郑诚在后边的房间里就向后边走去。店里人都认识王爷,知道王爷和老板交好,所以也没人拦着。王爷几步走到门前,见门虚掩着。他和郑诚已经很熟了,这房间也不是第一次来一边大喊:“在里面干嘛呢?老朋友来了也不出来迎接?”一边却早一把推开了门。开了门,门里门外的人都是一愣。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