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红袖添香夜画(1/2)
热气球的材料要满足三个条件:耐热性、不漏气、纵向韧性也就是拉力要强。
蚕丝的燃烧温度是三百到四百度比较耐热,做热气球没问题。
给丝绸上浆能解决漏气的问题,上浆纺织组都懂,毕竟现在做出来的棉布衣服都得上浆。
丝绸的纵向韧性不差于钢丝,所以拉力也没有问题。
丝绸做热气球可行。
热气球的吊篮需要结实轻便,还要能够反复使用。还有万一在空中出事,高空的话,人员可以跳伞,低空的话降落伞就来不及使用,吊篮需要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并保护里面的人员不受伤。
钢虽然比木头重,如果只是做结构应该影响不大。钢制的框架加牛皮的内衬就能解决重量和方便人员乘坐和东西放置的问题。
吊篮外圈和底面用干羊毛压实做的垫层,能提高吊篮的抗冲击力。
在吊篮圈上设置安全带,人拴上安全带后背部靠的地方要加固再加厚垫层。第一避免人员在冲击时晃动受伤,第二要保证人员脊椎不被外力冲击,当然人员要全部带安全帽。
骑兵的威力体现在强大的冲击力上,如果是零散的骑兵队伍,自由军目前的人数和半自动步枪足够挨个枪毙他们。
热气球就是要针对敌人的大量骑兵让他们形不成大规模的冲击队形和冲击力。使用在一下几种情况中:第一敌人集结的时候;第二敌人一密集队形行军的时候;第三敌人大队骑兵开始冲击;第四敌人宿营的时候。晚上热气球是不可能出动的,在高空上很容易迷路,出去有可能就回不来。所以只能是在白天对一定范围内的敌人营地和物资储存diǎn进行轰炸。
热气球除了针对敌人,对我们自己还有一下几个作用:运送物资;救援人员;深入敌人后方侦察敌情。
根据以上需要,热气球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大载重量,一次升空不低于五百里的航程,这里包括返回的路程。
加上起降和中间调整气球飞行方向时需要升降高度消耗的燃料,必须保证燃烧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这差不多要三十公斤液化气。
这样钢瓶和附件就需要足够抗压。就按后世的四十五公斤装量来设计钢瓶和附件,钢瓶壁厚就不能低于四毫米。为了保证安全性,附件和燃烧器需要全部用铜来做。
这样钢瓶差不多也要四十来公斤。钢瓶和瓶内的气体差不多就是一个成年人的重量了。
吊篮和安全设施的自重差不多也要一百五十公斤。吊篮里最少要有两个乘员,一个操作热气球,一个参与进攻。每个人就算不胖也要一百五十斤,不然体力跟不上。这就是三百斤。两个人还需要带自卫武器和子弹。
热气球的最低起飞重量就不能低于四百公斤。
一个炮弹的重量十五斤。进攻骑兵时需要密集轰炸,但是热气球很难在空中静止停留,一次袭击能及时投掷二十枚炮弹就相当可以了。
这就得是个体积二千多立方,高二十多米,直径要十八米的大家伙了。
近九百平米的表面积,一匹丝绸按长十米,宽一米算,这就是九十匹丝绸,一个热气球最少也得两层丝绸才行。
十个热气球,才能形成一次前后相继的饱和打击。对敌人才能起到足够的震撼作用。
幸亏库里存的今年还没有怎么使用,只是给小孩子们做了衣服,不然真的会抓瞎啊。
王皓计算完热气球的各项数据,就开始绘图,在图上标出尺寸数据和用料、工艺等注意事项。
纺织部和工业部的图纸画完了,他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什么遗漏。想了想,又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画降落伞的培训场地图纸。
看来一个热气球上不光是要有一名工业部的技术工人操作热气球设备,还得配备一名自由军的战士。不行,必须配备侦察排的人员,毕竟热气球一旦在非自己控制地域内降落,侦察连的战士更熟悉野外生存的技巧和技能。
好在只需要抽调十个人,对侦察连的影响不大。而且侦察连的战士在热气球上可以更准确的对敌方的目标进行侦察。
还有一旦热气球统一出动,就要有个统一指挥的问题,侦察连的人员对旗语掌握的更好。
热气球在升空后往那个方向走,只能由所在高度的气流方向决定,这个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同一高度上两个热气球相遇还是个问题。就按热气球的编号大小来规定吧,数字编号小的热气球需要主动降低高度避开编号大的。
还有其他附属的东西。指南针侦察连战士的手表上都有,不需要另外配备。风速表需要,高度表需要,升降表需要。高空御寒的棉衣——真得用棉布做的衣服——不怕起火。
王皓罗列了一下能想起来的东西,然后又开始一个个的想着原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材料设计出可行的方案,然后再画出设计图。
等到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画完图纸,王皓舒了口气,抬手抓了抓头发,没抓着。头发早因为要给大家做表率,理成了毛寸。
王皓看了看表,后半夜两diǎn。也不知道以前是干啥的。有时候一想以前,由不住的就会出现各种报告,各种工程师速查手册。但是具体干啥的,还是想不起来。不过可以肯定是个干活受累的。每次干到后半夜都不觉得怎么累,似乎生物钟就是这样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