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北宋首府开封府(1/2)
作诗我不会,要说这背诗嘛,还不是手到擒来?
受到刘馨儿的嘉奖,赵四喜身子骨轻了三分,遇上其他事能保持镇静,可一听人夸奖就不知道姓甚名谁了,他趁着热乎劲儿,诗意大发,豪气万丈的接连又背了两首古诗词。-顶-点-小-说---o
终究是背诗不似作诗,成本太低,不知珍惜。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首是冒用南宋陆游的《书愤》娓娓道来,背的那叫一个荡气回肠、万转千回!
倒真是把他心中那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却无处安放的郁愤,发泄的淋漓尽致。
不明真相的,还以为他真是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真汉子。
心软的刘馨儿被他一脸愤慨和无奈唬的一愣一愣的,一颗芳心扑扑直跳。不觉对赵四喜另眼相看,原想他只懂风花雪月吟诗颂词,没想到还是一位真真铁骨的英雄人物。
这边还沉浸在金戈铁马的镜像里,那边赵四喜马不停蹄的就用辛弃疾的一首《青玉案》把刘馨儿拉回温柔乡中: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两首风格迥异的诗词先后吟出,赵四喜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刘馨儿却倍感震惊,心潮轩然而起,久久不能平静。
信手捏来的词都如此意境悠远,笔墨细腻,文心传神,若非绝世才子所不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刘馨儿细细品鉴,被词语所描述出来的意境所陶醉。
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诗和一篇词,把刘馨儿听得芳心大动。尤其是第二首那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令她怦然心动,好生喜欢。
“官人才思敏捷,世间罕有……”
抑不住的赞美之词,把赵四喜美的忘乎所以……
从镇安坊出来,赵四喜怀揣着心事,叫了一辆马车,颠簸去了开封府衙。
开封府正门外有一方青石浮雕照壁。
照壁的正中刻着一头似牛非牛、刚猛威武、眼睛明亮的独角怪兽,长相颇似麒麟,它的名字叫做“獬豸”,是传说中的神兽。
相传獬豸知人言懂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所以又称为法兽。在开封府门前的照壁刻这样的图案,是为了警示官员为官要清正廉洁,正大光明。
走上开封府门前台阶,过了府门,到了一间庑殿建筑下,他就被衙役拦住了。而这里就是通往开封府大堂的必经之路,仪门。仪门西为开道锣,东为鸣冤鼓。
“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府衙,有冤情,先打你一百杀威棒再说。”一个衙差拦住赵四喜的去路,恶狠狠的瞪了赵四喜一眼。
赵四喜衣着光鲜,只是寻常大户所穿,并没有穿王爷本有的常服,因而公门中人不认得他也不足为奇。
见多了狗仗人势的公门之人,赵四喜负手而立,背过身,“喊你们老爷出来见我。”
两衙差一听,心里不由软了三分,不敢再横眉怒目。
若是没脾气的人,唬一唬就自行离去了,万一真是遇上惹不起的硬茬,他们就是有十个屁股,也得开花。说不定此人是个有地位有背景的人物,还是小心为妙。
二人就连看向赵四喜的眼神,都含着若有若无畏惧。他们当差这些年来,敢在开封府门口咆哮的人还真没有几个,如今冷不丁的跑出一个人来,看气势绝非寻常人,他们不得不多个心眼。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