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香皂的问世(1/2)
与吴家兄弟的双边洽谈得到初步成功,赵四喜意外的如愿以偿的得到拥有很厚实力基础的铸造厂的所有权的承诺,这又朝着他成为大宋电王,实现四个现代化又更近一步。
他作为后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高材生,来到宋朝就是机械鼻祖,可是机械这玩意,没有电就谈不上自动化,但是没有机械也就没有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缺一不可。
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满腔理论实践却没有用武之地的赵四喜。唉,太让人伤脑筋。
返回来说,电,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唯一前提;机械,是改变生产方式的唯一途径。
两者都是赵四喜同志迫切需要的,因此,他的初步理想是,通过简单的机械,设计并制作出一套完整的发电装置。
即便是不为个人“脸面”而去生产香皂,也一定要让“光明”照进王府大院,让电带给王府大院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双方就铸造厂管理权交接、所有权转移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磋商。当中的矛盾问题由多到少,从有到无,逐渐达成一致,只剩签字画押了。
随后又寒暄了几句,赵四喜没有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仅仅简单描述两句,至于更加高深涉及铸造厂的管理和生产技术革新等等众多设想都将在铸造厂实实在在的成为他的私人产业那一天才会交代清楚。
吴哈儿又把赵四喜交代他收集的东西拿出来,一并给了赵四喜,当然钨矿除外。钨矿难寻,吴哈儿也不好保证什么时候可以找得到。
吴哈儿的办事能力很强,作为商人有点奸滑的瑕疵,无关紧要,这是他成为优秀商人的必要条件。赵四喜看中吴哈儿的能力,盘算着铸造厂盘下之后,是不是也要将吴哈儿网罗在自己帐下,做个经理。
随后在赵四喜的询问下,吴哈儿又介绍了一个名叫端木云的木匠给他。细细听了端木云的事迹后,赵四喜决定拜访对方,不知怎的,得知赵四喜要拜访端木云,吴哈儿表情诡异的滞了一下,欲言又止,最后到底是什么也没说。
拿到自己所要的东西后,赵四喜无论如何也受不了宋朝贵族引以为豪的皂荚、洗澡豆等等一类的洗洁用品了,他知道这个时期的欧洲,已经拥有了很现代话的香皂、香水等等领先华夏很多年的东西。
从第一铺出来,赵四喜带着一坛子果酒和一包包草药包大小、包得严严实实的生石灰、芦荟、橄榄、蜂蜜等回了王府。小豆子则被他派出去请吴哈儿所提到过有名的木匠,端木云。
这坛子果酒是吴哈儿珍藏许久,一直舍不得喝,今儿为了感谢赵四喜,只得忍痛割爱;生石灰等物件儿是他找吴哈儿的初衷。
回到到王府,赵四喜直接进了王府厨房。
看到王爷进来,黑面大厨忙擦擦手,满脸推笑的迎了上来。
这些天以来,王爷细心的教给他许多做菜的方法和技巧,尝试了很多种后世才有的菜式,猪肉也成了王府的家常食材,他的厨艺一天天的进步,对赵四喜也是越来越发自内心的佩服和敬重,没有架子、心平气和,又能与下人们同吃同聊的王爷,上哪儿去找呢。
“王爷,您又有什么新鲜东西交给小的们?您先前交给咱们的东西,小的们已经学的**不离十啦。”
黑面大厨的进步,有目共睹,赵四喜很欣慰,在吃的方面,他已经不用发愁,大宋口味一经一去不回了,满满的都是川鲁粤三大菜系的招牌。他摆摆手,说:“把外面凉棚吓的炉子给我应着,我待会儿要用。”
“哎!”黑面大厨高兴的领命而去,他越来越想被赵四喜使唤,觉得只有王爷用他,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
赵四喜找出蒸馒头用的碱面,盛了一碗,又倒了一碗食盐和植物油,端到外面,放在凉棚下的桌子上。王府厨房外的凉棚,主要在夏天用来蒸点心、蒸鱼或者蒸馒头。
没多大一会儿,黑面大厨点着了炉子。
“王爷,火给您烧好了。”
赵四喜点点头。
“王爷,您这是又有什么新花样了?”黑面大厨好奇的问,满怀期待,与从赵四喜身上,他总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的任务是为王府做上等饭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赵四喜说话的时候没有露出一点不满的意思,态度很随意,却能恰到好处的让黑面大厨不会感到拘谨,却会让黑面大厨不得不听。
黑面大厨识趣的说:“王爷,小的还有点儿活没做完,做完再来请教您。”
“去吧。”
赵四喜点点头,找来一个盆,盛了多半盆冷水。用毛巾蒙着面,打了个扎紧后,将包扎严实的生石灰拆开,一边倒入盆中,一边用一根木棍均匀的搅拌,盆中的水逐渐变成乳白色,不时的翻着气泡,冒着白眼。这便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结果。
直到整包生石灰融入水中,他又搅拌了一会儿,停下来静置。
良久,盆中上层的水变得清澈,盆底下是一层乳白色的沉淀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