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出兵域外 494 新的开始(10)(1/2)
新的开始(10)
沿着滇缅公路一直向前,但是越走黄佳俊的心里越不是滋味,这么重要的一条战略公路,守备力量却非常的薄弱,如果说不是没有的话。在一些重要的桥梁和隧道口并没有专门的武装力量守卫,要是被日本间谍混进来安上几处炸药,这条路就全断了。
黄佳俊对林蔚提出了这点,林蔚一听也是脸色凝重,但是国内战场到处都缺少兵力,要在这条路上驻军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林蔚苦笑着说:“佳俊,你应该清楚在这里派驻军队是不可能的。”
“是啊!林主任,你是不是向军委会提交一个报告,要求对滇缅公路加强管理,不派兵,也应该在重要路段如桥梁、隧道口派驻警察部队。对了,我想到了一个主意。”黄佳俊说着说着突然把自己拍了一下,大声的说。把林蔚可是吓了一跳:“佳俊,你在干什么!是不是想吓死人啊!”
这句话就完全是玩笑了。黄佳俊笑着说:“要是林主任就这样被吓死的话,那恐怕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两人都哈哈大笑。
“对了,佳俊,你说你想到了一个办法,是什么办法?”林蔚对黄佳俊的点子很是好奇,这段时间在美国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在美国拒绝大笔援助的时候,居然想到了在美国发行债券,不想还真是大获成功。当然,他不知道的是黄佳俊为此可是很废了些口水,并且是以自己在中东的油井作为抵押的。
“是这样的。林主任。国内不是在整军吗?一般情况下就是把整顿下来的老弱病残就地遣散,这里面有很多都是除了打仗啥都不会的,说不定就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那既然如此,倒不如把这些人编为工程兵部队,让他们来修路。当兵的都会修工事的,总比让他们在社会上流浪起要强吧?你看现在我们集中在西南山区,虽说这样让我们的防御更为简便,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交通实在是不大方便,以后我们反攻的时候就会严重的妨碍后勤运输。那不如我们就在西南到处修路,一可以解决这些遣散人员的生活问题,要知道他们有很大一部分就靠军饷来养家;二还可以解决逃难到西南的人就业;林主任你觉得怎么样?”其实,黄佳俊已经在心里把自己骂了好几遍了,怎么就把后世大名鼎鼎的工程兵部队、铁道兵部队以及农垦兵团给忘了呢?
林蔚一听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但是他也有疑问:“佳俊。你想过没有,军委会为什么要整军?就是因为军饷不足,只能把有限的资金和武器装备集中到能够打仗的部队上。而如果像你这样做的话,不是达不到消减军饷的目的吗?”
黄佳俊听着林蔚的话,心里不由得暗暗撇嘴:“说得好听,要是军委会能够真正的按照战斗力来,谁会不愿意整军?”
说起来当时的中国还真的是难。外有日本人的入侵,内有大大小小的军阀,中央也想整军不过只是用中央军兼并杂牌军队,这就让杂牌们提高了警惕,所以在面对整军上也就推三阻四,甚至还有硬抗的。
其实有的时候黄佳俊对最高当局还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要说他没有度量,还真不是那么回事,至少在抗战开始后的这段时间在面对民主党派或者那些学者们还是很有度量的,要说他有多大的度量他也只相信他的私人。哪怕这个人的才干不是那么强,这样一来就给他的政治对手提供了无穷的弹药。
“林主任,不是这样算的。这些工程兵部队好歹仍然是军队,这样也就减轻了对整编部队的抗拒,而由于他们不用上前线所以在军饷上或是在武器弹药上也就可以减轻些耗费。更重要的是毕竟是军队组织程度跟单纯的民工是完全不同的,这样可以加快建设的速度。”黄佳俊知道自己只有说动了面前的这个林蔚才能实施自己的计划,因为林蔚在最高当局面前说话还是很管用的。
而旁边的李温平等专家已经被黄佳俊的说法吸引了,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李温平推推自己的眼镜:“林主任,佳俊兄的这个想法还是很有实行的可行性的。只是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是工程兵部队,我们这些书生能不能够指挥得动?”
其实。李温平的话里有一个潜台词:中国的军队可是蛮横得很,要是他们不听命令而是自己蛮干,或者是使个坏,到时候不要说对工程有好处,还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温平兄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所以这就需要设计一个机制来制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比如,我们可以组成一个专家团队,列出重要的战略性的工程,上交军委会由军委会下达命令调动工程兵,这样这些任务就是军令,完不成是要掉脑袋的。但是这工程该怎么干,这就是专家们的事,专家在工程的修建上拥有最高的权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的机制。军队指挥官和专家,指挥官要保证施工进度,而专家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案。”黄佳俊慢慢的思索着说,“林主任,这完全是我临时的一个想法,不过其他的我们暂时不说,这个滇缅公路可以作为试点来看看。毕竟这条公路实在是太重要了,你看这次夫人在美国买了这么多的工厂设备,要是因为这条公路有什么闪失,那就前功尽弃了。”
林蔚是以为然,这一路走来让他是胆战心惊,也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下,黄佳俊的想法不失为一个办法。他点点头:“佳俊,那你就写一个条陈,我再向委座讲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办法解决这个事情。”
林蔚也对李温平温言说:“李总工程师,你也可以组织专家,从你们的角度看看能不能行!”
“是!”黄佳俊、李温平都同时答应。
黄佳俊和李温平商量到了保山县城后就商量这个事情。
要说为了这条滇缅公路国民政府也是费尽了心思的。要知道这条公路对英国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你也就不要想他会有多大的心思来对这条公路进行保养了,所以这整条公路包括缅甸段都是由中国政府保养的,从密支那开始到腾冲这一段就是200多公里,李温平一路走一路介绍:“由于政府的资金有限,所以就只能是让当地民众维护保养,每10公里设置一个养护站,这样的养护站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主的。”
其实这一路过来已经看到了不少的这样养护站。他们每天要巡护十公里的公路,一旦遇到塌方或者是滚石就要立即处理。平时还要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对公路的路基进行加固或者改直。
谭伯英这位滇缅公路管理局局长也从昆明赶到了龙陵,与大家汇合,在他的带领下走进了路边一个公路养护道班,这个道班有三十来人,就住在用乱石堆砌的低矮的房子里,大小三间、一间是餐厅兼工作室、一间是工具室、一间是卧室。
走进这个道班的人都被里面的陈设感到震撼:餐厅里一张长条形的大桌子。吃饭的时候就是餐桌,黄佳俊打开旁边的储物柜里面只有一些米盐调料、没有看到有肉,黄佳俊的心情越发的沉重。
工具室里只有原始的铁锹、锄头、运兜。
“谭局长,这些道班工人的工资是多少?有没有保障?”林蔚也是深深的皱着眉头。
谭伯英充满苦涩的说:“工人们的工资一天只有五斤大米,有的时候甚至还要拖欠。” 听到这样的话旁边的几个美国工程师已经是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way?way?这是在犯罪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他们没有收到公正待遇!”美国工程师约瑟夫大声的叫道。
“约瑟夫,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实。”黄佳俊当然对这些一路上充满优越感的美国人觉得实在是太过想当然了。“由于政府财政困难,从委员长以下都是只领取百分之六十工资,特别是现在随着我国东南部富裕地区的全部沦陷,我们的财政将会更加困难。”
“这样不行。这些养路工人承担着繁重的重体力活,必须改善他们的待遇。”黄佳俊对这些美国人说后就对林蔚和谭伯英说。
道班班长是一个云南本地人,只有20多岁,听到大家的话:“长官,没什么的,我们总比那些在战场上拼命的**弟兄们要好。再说了国家不是也困难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