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猗桐到来(1/2)
更新时间:2014-03-22
卫鞅他们在西营停留了三天,做了好几件重要的事情。
交代冰儿开展一项新的训练,让无名军在训练中,养成互相拍手、拥抱、鼓励等习惯,培养彼此之间的默契。卫鞅是从后世的运动项目竞赛中,想起这点。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让队友受挫时候得到鼓舞,做得好时候更加振奋,彼此间一个眼神,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可以心神领会,往后行动中的安全性和成功保障将得到提高。
西营位处武关西北,丹水源头一带,避开武关道,比老营、颖营的环境要差十倍。秦国贫穷,武关仅仅是作为国防关隘而已,商道不通。秦国境内,市面上基本没有粮食买卖。那三个军营都有供给军营粮食的土地,可西营这边一无所有。近三百人吃饱吃好,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就是一个大的难题。卫鞅定议,常氏商社开辟秦国和楚国之间的行商路线,在丹水以东,建立货物转运栈。派出商队下楚国南阳郡,购买粮食物资入秦,半路上克扣出来,交给西营。
派出无名军,探索南下巴蜀的道路,秦国要想真正强过山东六国,必须占领巴蜀。巴蜀之地沃土千里,关山易守,实为打天下的根基之地。卫鞅尤其看重的是巫盐,历史上张仪得了巴蜀,却失了巫盐,人称白白的给楚国人打工。后来楚国宁可舍弃大量的疆土,也保盐场不失。而后凭借食盐支撑国力,与秦国争斗。卫鞅既然下定决心要提前打这一仗,即便是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才打,如今早作准备,制订更好的方略,不为错。他本来打算让秦国派兵担任这项任务,可是管乙否决了,他不认为普通士兵能够完成。
关于骑兵训练场地,管乙也和冰儿制订了详尽的计划。至于老营向西营搬迁冶炼作坊等事宜,进展缓慢,他们只好等秦楚经由武关的商业路线建立之后,西营储备足够的物资,才好搬迁。否则,一群铁匠手头上没有一两生铁,也只能干着急。
留在西营的最后一晚,卫鞅召集了所有的女兵,包括冰儿和以沫,严令她们不许动,不得发问,然后厚着脸皮做了一次生理教师。这个时代的女孩子,对于生理知识的缺乏,能达到害死人的地步。无名军艰苦的训练,女兵不必男兵,要是对自己的身体照顾不周,难保留下一辈子的病根来。
离开西营之后,以沫带着路途、良可夫妻回栎阳,卫鞅和管乙继续他们寻访秦国的旅程。先到武关,而后绕了半圈,到函谷关。这两处关隘,是秦国的屏障,秦国的五万正规军,大半驻扎在两关。他们要了解秦国的军队,最好通过这两处。
军方对于山东士子,显然不怎么感冒,好在管乙手中有秦公的令箭,保障了通行。直至管乙邀请函谷关守将司马璐打了一架,喝了两坛秦人苦酒之后,情况才大为好转,司马璐赠送管乙和卫鞅一人一袭衣裳,言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才改变二人的乞丐面目。
司马璐哈哈大笑,道:“这才像是老秦人。”
管乙不断记录秦军的情形,和卫鞅商讨秦军改制的方法。
“司马将军以为,车兵是否可以撤除?”管乙问司马璐。
其实撤除车兵,建立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军队编制,是他和卫鞅早就定下来的建言,由此一问,不过是试探秦军中对于兵制改革的态度。
司马璐笑道:“只要白氏一族答应,战车兵撤了便撤了。”他的意见是赞同,车兵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并且指点车兵改制的难处,在于秦国车兵统帅白缙。
管乙谢过。
兵制改革,卫鞅至今还拿捏不定。战国时代后期,各国的皆实行全民皆兵的兵制,历史上的商鞅变法,也是以全民皆兵为根本。
全民皆兵,意味着满天下的大屠杀。战争一起,举国或者某个区域的成年男子,部分或者全部上阵杀敌。动辄几万几十万,一仗打下来,血流成河,多少农民命丧战场。比如白起,据统计,一辈子领兵打仗,杀了一百六十五万人。一百六十五万什么概念,等同与现在的秦国人口总量。
来自后世的卫鞅,无法接受这种满天下的大屠杀。
可是,各国都实行全民皆兵,难道指望秦国以数万常规兵,击败别国数十万大军。
这便是他为难之处。
不日回到栎阳,采薇从后院过来,笑着说,有位老朋友到了。
卫鞅大喜,换了一身商人的装束,在常氏商社见这位老朋友。胖胖的安西教练,楚国商人猗桐。
猗桐的容貌依旧,即便是不辞千里赶到栎阳,也不见变化,惊讶的说道:“常兄弟,何故变成这副摸样。”
卫鞅无奈的笑了笑,道:“秦国艰苦,那及魏国舒适,若非不得已,怎会跑到这鬼地方来,让猗兄见笑了。常乐如今走投无路,猗兄念着旧情,肯不辞劳苦来栎阳,感激不尽。”
他出发寻访秦国之前,让采薇派人送行给大梁的猗桐,让他多带牛入秦。
猗桐客气的说道:“常兄弟说甚客气话,只要你一声招呼,猗桐舍下这身肥肉,便是天涯海角,也得星夜赶到。你倒是跟我是明白了,有大买卖?”
卫鞅正色道:“当日我匆忙逃命,本了无牵挂,只是欠了猗兄一份人情未还。秦国却是有大买卖可做,因为把你请来了,还了猗兄的人情。”
猗桐哈哈大笑,直摆手,道:“你我之间,还说什么人情不人情的。”眼睛却眯成一条线,感情在苦苦思索,啥时候让这家伙欠了人情。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