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我生国死 我死国存(下)(1/2)
伴随着战鼓声的催动,唐军士卒们昂首向天发出震天的充满肃杀的咆哮。这些士兵或许不能称之为百战勇士,可是面对着东吴的军队,他们却有着从骨子里坚定的优越感,尽管眼前的韩言才刚刚在锁河山地区,以不到两万人的兵力几乎全歼了曾布的十数万淮西军。可是相比于唐吴双方在淮泗百多年的恩怨里,这一场还不到二十万人规模的战役,还并不能够被北唐的这些骄兵悍将放在眼里。
对于他们而言,曾布终究是不能和白宪这样的泰斗相提并论的。北唐是看重军功的地方,一旦身着铠甲,手握横刀和弓箭,站在了令人血脉喷张的战场之上,哪怕只是这样一批普通的北唐士卒,都会爆发出让东吴感到害怕的战力。
百年之积弱,纵然是以韩言这等大才,也终究不能在一朝逆转。
远处的寿春城头上,在薛虎的督促下,那几名民兵有些恐慌地开始举起弓箭和长枪,还有两名民兵兵急着往他们自己防守地城垛口位置上,搬运檑木滚石和羽箭。虽然不曾守过城池,但是在昨日韩言动员大会的最后和刚才薛虎的讲述中,他们不难明白。对于他们这些刚刚踏上战场的人来说。檑木滚石这些防守锐器,可以在很多时候,让他们活的更长久,乃至于击退北唐的那一天。
担任这个城垛口指挥的薛虎面色沉重,不发一语。手中的横刀牢牢地握在手里。对于这支几乎靠缴获装备起来的部队来说,他们手里的兵器几乎和对面的唐军一模一样。
有微风轻轻地吹来,吹在锐利的横刀,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嗡嗡的轻响。
薛虎也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老兵了。看着对面唐军的阵势,他便知道这是一场恶战。他虽然痛恨北唐。却也不得不承认,在白宪指挥下的唐军,实在是非同寻常。他转身看了一眼此间刚刚踏上战场的八个人。待会北唐的第一轮攻击之后,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
在前军督战的李安白,回身来骑在马上向中军阵中的白宪示意。白宪点了点头,骑在马上的李安白猛然下令,厉声道:“投石机群!放!”
“快靠前!“薛虎一把拉住一名反应稍有些迟钝的民兵,生生将他拖到了城垛口附近。剩下的几名民兵纷纷有样学样,躲到了城垛口附近。对于这种投石打击城防的手段,在薛虎早年的军旅生涯中,已不知见识过多少次。在北唐投石机的打击下,普通的盾牌防具根本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躲过对方前几轮的攻击至关重要。因为投石机的瞄准和持久都是软肋,在经历过最初的几轮之后,对方一般都会借助弓箭和箭塔来压制城楼守军的火力。毕竟一旦军队开始冲锋,瞄准不佳的投石机也有可能误伤自己这一方的士兵。
一块块冬瓜大小的石块像是雨点般砸在了寿春的城楼上。有一些躲避不及的士兵被砸中了身体,殷红的鲜血开始汇聚流淌,痛苦的惨叫声随着微微吹来的风,一起飘向更深的远方。那些第一次踏上战场的民兵苍白着嘴唇,身体在止不住轻轻地颤栗。
真正的战争,永远都是残酷的,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
在阵前指挥的李安白“霍“地一声抽出了腰间的长剑,大喝道:”步兵冲锋!“
怒号声排山倒海一般袭来,黑压压的一片人潮向城楼下狂奔冲去。
薛虎咬了咬牙,厉声道:“拿弓箭的几个,上来射死这帮北唐的狗仔!”
几名手拿弓箭的民兵颤颤巍巍地走了上来,这几个并不是猎户出身的标准箭手,只是常年在北唐的军械局里做工,勉强也算是对弓箭接触较多的人。在当年吴军丢失寿春之后,北唐在武器等方面对于东吴的控制几乎到了买一把菜刀都要申请的地步。在这样的严苛控制下,寿春也极难像北唐那样在民间拥有一只数量客观的预备役军队。
对于这一刻的东吴军民来说,他们除了那个惊才绝艳的韩言和这一座城池的勇气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有力的筹码。
成千上百的民兵在教导队成员的指挥下靠上了城垛。虽然箭术,但是人数上毕竟还是不落下风。一排排的冰冷箭头斜指向上,右手轻轻一松。一支支羽箭激射而出,在半空中汇聚成零零散散的黑色铁潮,猛然落下。瞬间众多冲在前面的北唐士兵中箭倒地,一声声惨呼开始在唐军的冲击群中蔓延开来。然而唐军的冲锋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后面的士兵往往只带着一把横刀,连木盾都不配备就直接冲了上来。在他们的眼中。寿春城内的吴军,还未必比得上北唐境内的寻常土匪。在后面,是一批只披着轻甲的北唐弓箭手急速赶上。因为白宪是轻兵简行,唐军并没有带太多的攻城器械。弓箭手的主动靠前压上,成了唐军不多的选择之一。其实若是换了西汉的军队,北唐虽然免不了托大,却也不敢这么肆无忌惮。然而,他们面对着的吴军。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